2008年12月5日 星期五

英航澳航合併須越重重障礙

信報財經新聞
P15 放眼國際 2008-12-04


英航澳航合併須越重重障礙


  金融海嘯令全球航空業飽受衝擊,各大航空公司在經濟不景下均努力嘗試進行
整固,以降低成本。英國航空(British Airways)前天宣布,正與澳洲航空
(Qantas Airways)商討合併可能,若達成交易,將締造出全球首個橫跨數洲的大
型航空集團。投資者對合併建議甚表歡迎,兩家公司的股價在消息公布後亦應聲急
升。但分析指出,合併計劃必須首先克服兩國的股權限制,此外,兩航目前已有良
好合作,合併未必能帶來更多好處。

  國際航空業繼面對油價高企的打擊,目前又受到金融海嘯的侵襲,航空公司營
運出現嚴重虧損和破產等情況此起彼落,因此英航與澳航的整合計劃對投資者十分
吸引。有交易員表示,若交易成功,新集團將成為全球第三大航空公司,合共擁有
近五百架客機,接載乘客量超過七千萬人次,預計每年營業額可達230億美元。此
外,新公司在美國、英國和亞洲的主要航線都能佔據很大市場份額,有助降低成
本、加強競爭力。


股價應聲急升

  受到利好消息的推動,兩家公司的股價均應聲急升。英航股價前天在消息公布
前已升5.1%,公布後升幅一度擴大至17.5%,收市時則升12.46%,報157.1便士。澳
航股價昨天亦一度大漲9.3%,創兩年來最大升幅,收市時則升4.44%,報2.35澳
元。不過,有分析隨即指出,兩家公司要真正達成合併,還有很漫長的道路,而且
成功的機會只有一半,因為要面對的法律限制和問題實在很多。


先克服股權限制

  首先,這項交易必須克服澳洲政府對澳航股權的限制。根據規定,單一外國航
空公司對任何澳洲航空公司的持股不得超過25%,總共的外資航空公司不能超過
35%,此舉勢將對合併計劃造成極大障礙。但英國傳媒報道,澳洲交通部日前已作
出提議,把有關限制放寬至49%,澳洲方面仍擁有51%的股權。

  澳洲交通部長阿爾巴尼斯亦表示,不反對由一家外國航空公司擁有澳航49%的
股權,顯示澳洲政府願意為該合併計劃開綠燈。


兩地掛牌獨立實體

  為繞過相關國家對航空公司外資所有權比例的限制,同時確保國際航權不受損
害,兩家航空公司亦採取了創新的所有權結構。英航在提交給倫敦證券交易所的聲
明中表示,正研究以倫敦和悉尼「兩地掛牌」的架構和澳航合併。根據討論中的結
構,兩家航空公司將分別保留「單獨的法律實體」,擁有各自的股東,但同時又有
合併的資產負債表、疊加的董事會和整合的管理團隊,令協議成為一種「平等的合
併」。但英航亦補充表示,雙方承認交易還存在變數,不保證談判會成功,他們將
在適當的時候作出更多公布。


多方利益難以平衡

  另一方面,英航目前正尋求與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和西班牙航空
公司Iberia達成營收共享協議,並表示與Iberia持續談判合併可行性,有關洽談將
令英航面對利益衝突的問題。分析指出,英航同時與三家航空公司洽談整合,但當
中哪一家較受重視,而在發生商業衝突時,英航會站在哪一方,引起各方高度關
注。現在英航宣布與澳洲商討合併可能,另兩家航空公司的董事局將作何反應,亦
頗成疑問。

  按目前情況,英航與美國航空的合作,有最大的節省成本潛力,能帶來最大的
經濟收益,因為該公司在倫敦希斯路機場至悉尼的航線已與澳洲有廣泛合作,而在
希斯路至馬德里航線則與Iberia有充分的配合,成本效益已經發揮至最大限度,但
在飛往美國的航線則仍有待拓展。因此,對於英航來說,與美國航空的合作將會最
為重要,利益關係最大,而分析則擔憂,英航在處理合作夥伴間的商業矛盾時,會
出現親疏有別的問題。

文章編號: 20081204391003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15 放眼國際 2008-12-04


無法證明額外收益


  英航與澳航合併,另一個難以擺平的反對意見是,新協議與現在兩家公司的合
作狀況相比,會帶來多少的額外收益。

  兩家航空公司的合作其實有極悠久的歷史。澳航在1993年實行私有化時,英航
曾購入澳航的25%股權其後英航逐步放棄持有的澳航股權,並在2004年把餘下的
18.25%股權以11億美元的代價出售,一方面用以償還債務,另一方面則把精力集中
處理歐洲和北美的業務。而澳洲反對黨就以此為依據,反對兩航的合併計劃。他們
表示,任何合併必須較之前的合作協議更好,但英航曾持有澳洲的重要股權,結果
要悉數出售,因此現在有關方面必須說服各方接受合併後的結果,會比之前英國持
有大量澳航股份的情況更好,尤其是要證明對澳洲有利。

  另一方面,澳洲與英國之間的航線被業界稱為「袋鼠航線」(Kangaroo
route),由於距離過遠,無法直航,因此兩間航空公司已合作在香港及新加坡發
展中途站,並定下交換旅客的協議,當有旅客要來往英國及澳洲時,英航負責接載
他們往返英國與香港或新加坡,而澳航則負責接載餘下的航程。

  因此,分析認為,兩航合併在商業上不會與目前的情況有太大分別,因為兩家
公司已擁有共同的中途站,由同一團隊共同營運。此外,兩家公司亦已通過共同採
購客機及飛機燃料,達致節省成本的目的,就算成功合併,將來的營運情況亦與現
在差別不大,故此沒有必要進行合併。

文章編號: 20081204391003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15 放眼國際 2008-12-04


工會憂慮裁員動向


  隨着英航宣布正與澳洲商討合併可行性的消息曝光,兩地工會均極表關注,並
尋求與兩家航空公司管理層舉行緊急會談,防止資方大舉裁員。

  兩航商討合併,反映國際航空業正受全球經濟危機,以及旅客人數急速下降的
困擾。截至目前為止,全球今年已有超過二十五家航空公司倒閉,其中大部分是低
成本的本土航空公司,而最大的則是英國的XL airlines,以及美國的ATA
Airlines,兩家公司破產時均分別僱有近四百名員工。

  相較之下,英航和澳航若在合併後裁員,影響可能遠為嚴重,因為英航有四萬
三千名員工,而澳航則有三萬八千。另據英航最新財報顯示,該公司在今年4月至
9月的稅前盈利只有520萬鎊,較去年同期的6160萬鎊暴跌91.6%。澳航情況稍佳,
至6月底止的稅前盈利增長由一年前的7.5億澳元回落至5億澳元,跌幅64%,但預料
在全球經濟嚴重放緩的情況下,業務將繼續深受影響。因此,有理由相信兩公司在
合併後會大幅裁員以減省開支。

  英航行政總裁表示,暫時未能表明該公司會否裁員。但澳洲工會TWU已對公司
作出呼籲,要求提高合併談判的透明度,並要求任何新公司的架構安排,都不應造
成實際的債務。

  目前,TWA正尋求與兩航管理層和英國的工會一起舉行會議,討論保護工人權益。

  英國工會Union National則表示,英航員工對公司打算與澳航合併感到不滿,
因為在此經濟困難時刻,任何合併談判只會帶來更多的不穩,並要求公司無論作出
什麼決定,一定要照顧其商業骨幹,即公司員工的福利。

文章編號: 20081204391003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