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1 放眼國際 2008-04-18
市場缺資金 學生貸款業受累
美國樓市問題由最初的次按蔓延至資產抵押債券和信貸市場,繼而令華爾街各
大行虧損嚴重,金融業人士收入大減。這些問題看似只影響銀行界或正在供樓的人
士,但還未投身社會工作的美國大學生也開始受波及,因為信貸危機令學生貸款業
嚴重虧損,毫無商機,不少公司紛紛收緊貸款,甚至乾脆退出市場,令學生應付高
昂的學費時出現困難。
學生貸款業面臨困境,從美國最大學生貸款商Sallie Mae(學生貸款市場協
會)周三公布的業績可見一斑。該公司今年首季連續第三季錄得虧損,由去年同期
的1.162億美元(每股26美仙)盈利變成 1.038億美元(每股28美仙)虧損,但這
已較市場預期為佳。
經營模式徹底破產
Sallie Mae貸款撇賬額由一年前的9800萬美元急升至1.19億美元,來自貸款業
務的收入由4.138億美元大降至2.764億美元,在首季更完全不能透過把貸款證券化
來獲利,跟去年以此獲取3.673億美元收入有天壤之別。
Sallie Mae虧損主要來自衍生工具及對沖投資,達2.728億美元,若撇除衍生
工具及其他一次過項目,公司核心盈利為每股48美仙。
跟其他類型的貸款一樣,學生貸款商在市場融資的成本增加,又不能把貸款證
券化來將之轉售給其他投資者,於是出現資金短缺。
CreditSights分析員霍夫曼表示,學生貸款業經營模式根本上已破產,須待業
界重新找到能以具經濟效益的模式去融資才能恢復,目前新貸款不能提供盈利。
大量公司打退堂鼓
雖然學生貸款不會如汽車貸款般因經濟放緩而需求減少,但獲當局擔保的貸款
設有6.8厘利息上限,貸款商不能大幅提高利率來反映信貸市場緊絀的情況。而
且,學生貸款的還款期一般很短,亦即整體利息不多,因此這行業的盈利能力本身
比其他類型貸款低,亦更易受市場資金短缺打擊。
美國的學生貸款業達850億美元,主要分為獲聯邦政府擔保和私人貸款,前者
包括不同類別的貸款計劃,以及「合併貸款」(consolidation loan,美國有多種
學生貸款,部分設有借款上限,學生很多時候需要借入逾一種貸款,合併貸款便可
把幾筆借款合併,利率亦較低)。
私人貸款則完全跟隨市場利率,利率最高可達20厘,運作基本上跟普通人借貸
一樣。有學生資助專家指出,由於專上學院學費過去十五年大幅飆升,當局提供的
每人貸款上限完全跟不上,因此以私人貸款作補貼幾近是必需。
現在的問題出在較低息的貸款。過去數周,近五十家公司退出由聯邦政府擔保
的學生貸款市場,包括美國滙豐。自去年10月起,十大合併貸款供應商中,已有九
家不提供這類貸款。Sallie Mae上周五解釋,合併貸款只能虧損,經濟上不能繼續
下去。由花旗擁有八成股權的Student Loan Corp周三也宣布,5月1日起暫停提供
利潤較低的貸款,並徹出合併貸款市場。
易借年代已成過去
就算不退出市場,Sallie Mae等仍提供學生貸款的公司也收緊貸款條件,提供
更少貸款。公司財務總監雷蒙迪周二向國會說,學生貸款需求最快在下月便遠遠超
出供應,行政總裁洛德在周三的聲明則表示,學生貸款經營環境是Sallie Mae成立
三十五年來最惡劣的,業界只有在短期內廣泛地獲流動資金下,才能滿足借款需求。
學生貸款是美國最易申請的貸款,亦是最便宜的,只要簽字承諾畢業後清還欠
款,不論本身的借貸紀錄是否極差,貸款商一般都願意借款。然而,東北大學財務
主管警告,這種容易借款的日子已過。
Sallie Mae不只經營困難,早前亦受收購告吹打擊。J.C. Flowers領導的財團
撤回253億美元的收購方案,除了因為信貸危機令市場融資困難外,亦因為美國政
府通過法律,削減對學生貸款商的津貼,令 Sallie Mae盈利能力大受打擊。
文章編號: 20080418391007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21 放眼國際 2008-04-18
政府國會插手干預
莘莘學子的讀書機會出現危機,美國政府和國會議員當然不敢怠慢,讓家長終
日憂慮。眾議院周四便將表決,授權政府購入學生貸款,以免大學生不會因不能借
錢而輟學。
根據法案,國會授予聯邦教育部臨時權力,可向學生貸款商購入貸款,讓貸款
商獲得資金,亦授權教育部向州擔保機關提供資金,然後由這些機關向需要資金的
學生貸款計劃提供金錢。
法案還批准家長有更多時間還款,並暫時把一些因按揭拖債而出現財困的情況
界定為緊急狀況,好讓這些信貸紀錄負面的人士合資格申請一些學生貸款計劃。另
外,法案增加每名學生可借入的金額上限。
眾議院一個委員會上周已一致通過,白宮周三也表態支持,因此議案肯定獲得
通過。
由於在下學年讀專上學院的學生最遲須現在便張羅學費,學生貸款市場緊張問
題因此浮現出來,加上今年是大選年,政界自然落力解決問題,民主共和兩黨都認
同政府需要介入。
業界組織美國證券化論壇副執行主管多伊奇指出,如果政府不介入,學生貸款
供應量在今秋很可能難以滿足學生需求。
文章編號: 20080418391007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21 放眼國際 2008-04-18
張羅學費 家長喊苦
在美國,在大學或其他類型專上學院攻讀一個學位,所費不菲,大部分學生都
需要靠借款才能度日,而且貸款或資助佔他們的開支比例不低,因此信貸危機對大
學生的影響很大。
以麻省大學學生諾頓為例,他很早便把非牟利學生貸款商The Education
Resources Institute Inc.(Teri)給他的16000美元支票存入銀行,打算之後陸
續使用這筆錢,以應付暑假及秋季學期讀書時的課程費用、宿舍租金等開支,但當
他上周開始過戶時,發現支票「彈票」。原來,Teri在本月初申請破產,令大約五
百大學生同樣面對諾頓的問題。
不過,諾頓已算幸運,因為這筆錢本周已存入他的戶口。更多家長至今仍未為
子女大學費成功申請借款。
由於愈來愈多公司退出學生貸款市場,可供家長選擇的學生貸款商少了,意味
一些條件較好的貸款更難申請,而且借款成本更高。美國消費銀行家協會總裁貝利
指出,最受打擊的將是本身信貸紀錄較差或沒有富裕親友作擔保的學生。
美國不少大學生都需要借款,以明尼蘇達州為例,非牟利組織「學生債務計
劃」指出,該州2006年畢業的大學生中,72%需要借款,畢業後平均每人負債
23375美元。而且,不少大學是透過其他銀行合作來提供貸款。
學生貸款供應收縮的影響也出現「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問題,因為長春藤
大學這些名校用作資助學生的基金較豐厚,哈佛大學的基金便有340億美元,但其
他低一級的大學或地區學院財力遠遜名校,因此這些學院的學費雖然較低,其學生
在借款上卻反而更吃力。
文章編號: 20080418391007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