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6日 星期三

美影碟銷情欠佳急煞製片商

信報財經新聞
P15 放眼國際 2008-11-25


美影碟銷情欠佳急煞製片商


  傳統智慧認為,當經濟環境愈不理想,美國荷里活的電影市道卻愈興旺,因為
人們在陷入困境時,總愛找尋娛樂以遏抑悲觀情緒,而電影的消費大多數人都能承
擔,因此美國電影業一向對經濟不景有較強的抵抗力。不過,美國大製片商今年也
要為聖誕銷售季度感到擔憂,因作為電影業最大收入來源的DVD銷情並不理想,就
連業內寄望甚高的新一代藍光DVD亦未能推動銷量,急煞片商。

  美國經濟在金融海嘯衝擊下,電影業市道一如傳統智慧所料,近數周的票房紀
錄均非常理想,新推出的電影大多都很賣座。不過,業內人士指出,美國電影業從
許久以前開始就不依賴票房收益,而是靠發行DVD影碟賺取最大盈利,因一齣新電
影的收入,有超過70%來自影碟銷售。而各大製片商目前擔心的是,自 2005年起美
國的DVD銷量開始停滯並掉頭回落,今年稍後的聖誕銷售季度估計亦將平平無奇,
不會有任何突破。

  據統計,美國DVD影碟的銷量在2005年升至頂峰,翌年只能維持不變,去年開
始更下跌了4.8%,銷售額降至157億美元,是DVD影碟制式在 1997年推出以來首次
的銷路倒退。


成績首現倒退

  美國最大DVD發行商華納兄弟公司表示,今年截至目前止,DVD銷量又較去年同
期下跌約4%,而另一獨立市場調查公司Nielsen VideoScan表示,今年第三季美國
DVD整體銷量共下跌了9%,而售價較高的新出影片DVD,銷量更較去年同期減少了
22%。以往第四季銷售通常佔 DVD全年銷量的40%,但今年的銷情將是怎樣,製片商
至今仍心中無數,部分片商估計能維持平穩的,已自認是樂觀的猜測。

  最令美國電影業感到擔憂的是,新一代藍光DVD的銷情同樣並不理想。業界曾
寄望這個新推出的高清制式,可以將DVD影碟的銷量推向另一高峰,情形一如電影
錄像從錄影帶過渡到VCD,然後又從VCD過渡到DVD一樣,每次有新技術和更高影音
質素的新制式推出時,都會帶來新的銷售高峰。但今次藍光DVD與另一高清制式HD-
DVD經過一番激烈的制式爭奪戰後,雖然在去年最終勝出,卻沒有自此踏上坦途,
今年的銷量仍較預期低25%以上。


開展廣告攻勢

  為促進銷路,美國各大製片商已投入大量資源進行宣傳,例如在電視台及印刷
媒體開展總額高達2500萬美元的廣告攻勢,推廣稍後將會發行的DVD,尤其是藍光
DVD影碟,其中包括迪士尼公司的「太空奇兵威E」(Wall-E)、新力公司的「街頭
超人」(Hancock)、華納公司的「蝙蝠俠—黑夜之神」(The Dark Knight)等。
華納總裁更表示,這是藍光DVD孤注一擲的時刻,電影業必須將它設定成假期最熱
門的購買物品。個別片商如迪士尼更採取罕見措施,銷售藍光DVD時更免費贈送一
隻標準的DVD影碟,藉以加強推廣。零售商也作出相應配合,在商店內縮小唱片和
電子遊戲的銷售空間,改為擺放DVD影碟機及影碟。


網路下載構成威脅

  分析指出,DVD銷情不理想,除了因為美國經濟急速放緩,打擊消費者的購物
意欲外,還因許多規模較小的媒體公司渴望追求收入,於是發行大量質素欠缺保證
的影碟,對DVD市場形成壓力,迫使價格下調,嚴重影響大片商的收益。此外,有
愈來愈多消費者選擇從互聯網下載影片,也對DVD影碟的銷售構成威脅。


用戶採取觀望態度

  至於藍光DVD未能為影碟市場打開新局面,分析認為是因為消費者對這個新制
式仍然感到混亂,未能肯定它就是新一代DVD制式的主流。有調查顯示,目前擁有
標準DVD影碟機的用戶中,有57%表示會繼續等待,直至肯定藍光制式的DVD影碟機
是新一代的主流制式,到時才購買使用。受影碟機未普及影響,片商的藍光DVD影
碟銷路自然無法起飛。為此,不少大型零售商已表示,將在感恩節過後大幅削減藍
光影碟機的售價,估計將從前年最高的每部1500美元,急降至每部150美元至200美
元不等,希望藉此帶起DVD影碟市道。

文章編號: 20081125391002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15 放眼國際 2008-11-25


海外市場受挫盜版


  DVD影碟在美國市場的發展並不暢順,在美國以外的國家亦處處碰壁,其中最
大的難題是遭受盜版問題打擊。

  華納兄弟公司在本月中表示,由於敵不過互聯網盜版,該公司決定撤出南韓的
DVD經銷市場。南韓官方贊助的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表示,該國逾九成家庭擁有寬
頻網路連線,但民眾對知識產權的基本認知極其薄弱,國民經常在一些侵權網站觀
看未獲授權的影片,因此令當地的DVD走向崩潰。據統計,南韓的DVD銷售額,從
2002年的5.11億美元,銳減至去年的2.17億美元。在此情況下,華納兄弟被迫宣布
退出南韓市場,在未來數星期將關閉在當地的DVD業務,並出售旗下電影的版權給
當地一家公司,由其負責發行。

  華納兄弟是荷里活片商在互聯網發達國家敗陣的最新案例。在該公司之前,美
國其他大型製片商如派拉蒙、新力等,已經因相同原因而先後撤離南韓市場。迪士
尼公司則在2月與南韓一家互聯網公司合作,推出數碼下載服務,消費者只須繳付
5.9美元,就能在電腦或可攜式媒體播放器上觀看電影。此外,自4月起,迪士尼發
行的套裝DVD和藍光DVD影碟,都已改為採用授權模式。

  另一方面,影碟在中國遇到的問題更為嚴重,因為最近在深圳的一次突擊搜查
行動中,檢查人員發現了近千箱使用藍光DVD破解後重新製作的盜版影碟。雖然這
些影碟的質素不如原版的藍光DVD,但美國電影協會仍為藍光制式被盜版商完全破
解大表震驚,並認為在亞洲不斷滋生的藍光盜版,顯然是對藍光制式的嚴重威脅。

文章編號: 20081125391002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15 放眼國際 2008-11-25


高清發展受制


  藍光DVD在九個月前的制式爭奪戰中將HD-DVD淘汰後,其發展及銷售情況理應
一枝獨秀,但在美國市場,藍光DVD影碟機的售價雖然一跌再跌,從六個月前每部
至少600美元,降至目前的200美元,但銷情仍未見起色。分析表示,這個新一代高
清制式的發展受到掣肘,是受多方面因素影響。

  首先,藍光DVD影碟目前的售價平均介乎25至30美元,但標準DVD影碟的售價一
般只需6美元,就算是最新推出電影,也僅要價20美元,較藍光影碟便宜25%至
50%,在目前經濟急速放緩的情況下,藍光影碟似乎很難說服消費者新制式物有所值。

  其次,新制式的版權費、所有權授權軟件,以及反盜版系統等費用及軟件,令
藍光制式變得不成比例地昂貴及不方便,就連蘋果公司總裁喬布斯也批評這個系統
是個「大負累」,因此拒絕將它加入為蘋果最新電腦的驅動器制式。

  此外,近期的科技發展亦令消費者對藍光DVD制式的價值產生懷疑。例如其中
一間高級錄影器材生產商Faroudja最新研製成功的「up- sampling」技術,能將標
準DVD的影像改善,予人高清的感覺。分析指出,「up-sampling」的影像質素當然
無法與藍光DVD影像相比,但考慮到消費者觀看影片時與畫面的距離,人類眼睛的
解像度其實很難看出兩者分別,加上「up-sampling」基本上無須額外收費,同時
消費者又不用重新購買新制式影碟,因此對藍光制式構成一定影響。

  據估計,若比較美國最賣座的二十齣電影,目前藍光影碟銷量只佔整體市場
6%,若比較所有影碟銷量,藍光影碟市場佔有率只有4%,因此業內人士對它的前景
並不看好。

文章編號: 20081125391002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15 放眼國際 2008-11-25


新媒體蠶食利潤


  美國影視公司發行影碟遭遇挫折,通過互聯網等新媒體發放影視節目卻發展過
速,但又未能獲得足夠的收入,因此陷入兩難局面。

  分析表示,美國普羅消費者,尤其是電影業的主要消費群,愈來愈愛以新媒體
收看影視節目。據Jupiter Research較早前的一項統計顯示,當被問及遇到經濟困
難而要節約娛樂開支時,二十五歲至三十四歲的成年人表示,首先會放棄電影院及
收費頻道,最後考慮放棄的是寬頻上網。這個年齡組別是最受影視娛樂業重視的消
費群,他們最後才考慮放棄寬頻上網,是因為美國目前有愈來愈多觀眾通過互聯網
獲得影視娛樂,而且收費亦最便宜,因此別的都可優先不要,寬頻上網則一定要保
留至最後。

  以往影視娛樂公司願意將部分節目上載到各網站供人觀賞,是希望藉此作為宣
傳,也表現公司對公眾的開明。不過,現在網上娛樂已成主流,不少影視娛樂公司
發現賺錢的業務正被這些收入微薄的網站逐步蠶食,因此開始後撤。其中向CBS網
站提供「超感神探」(The Mentalist)、「最後一刻」(Eleventh Hour)等電視
節目的華納兄弟電視公司,最近就要求CBS從網站抽走上述片集,因為網站發放節
目,可能傷害到華納向其他電視台銷售節目的舊式營運組合。

  此外,影視公司通過流動裝置發放節目的業務亦發展迅速。電影公司今年9月
底曾在iTune發行「鐵甲奇俠」(Iron Man),每次下載收費2.99美元,結果在頭
七天便收到100萬美元。不過,這與同期DVD的1.4億美元銷售額相比,顯得微不足
道,也反映新媒體雖受歡迎,收入卻未足夠。

文章編號: 20081125391002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