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9日 星期一

美國財困或缺席上海世博

信報財經新聞
P11 放眼國際 2009-01-19


美國財困或缺席上海世博


  上海世界博覽會的籌備工作正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美國卻有可能無法參展﹗
受金融海嘯衝擊,美國經濟急速放緩,各大小企業均緊縮開支,令美國至今仍未能
從贊助商取得足夠的資金興建展館。負責人表示,美國館有可能無法建成,並擔憂
此舉會引起中國民眾的誤會和不滿,認定美國有意與中國為難,從而影響兩國的經
濟和貿易關係。

  美國館以國家名義到世博會參展,並由國務院委派官員籌辦。今屆獲委任的兩
名官員,是曾在電影公司華納兄弟任職的主題公園專家溫斯洛,和駐北京律師埃利
亞瑟夫。在他們的籌劃下,美國館將是一座高六十呎的建築物,佔地六萬方呎,兩
邊建有側翼,外形像一隻鷹,並以高科技及互動形式展示美國運動英雄。埃利亞瑟
夫表示,展覽將極具荷李活風格,整個計劃估計耗資約8400萬美元。


籌款遇困難

  不過,按照美國法例,兩名籌辦官員不得使用公帑參展世界博覽會,一切開必
須通過向美國企業募捐贊助獲得。由於美國官僚制度的延誤,溫斯洛和埃利亞瑟夫
在遲至去年4月才獲得國務院批准為美國館進行設計、製作展出內容並開始籌募經
費。由於美國受金融海嘯衝擊,經濟急速放緩,兩名官員在籌款工作遇到重大困難。

  溫斯洛表示,他與埃利亞瑟夫曾先後接觸過包括迪士尼、百事可樂等一百二十
多家企業,甚至美國的華裔富商,爭取他們贊助,但除了康涅狄格州貿易商 AnMar
International捐出的啟動資金50萬美元外,至今仍沒有一家企業作出贊助的公開
承諾。到了去年10日,兩名官員領導的非牟利機構更一度出現資金短缺,當時便傳
出要放棄參展,但其後國際院澄清仍會繼續參加。


魅力不及奧運

  分析指出,美國企業對贊助美國館不表興趣的原因有多個。首先,世界博覽會
的吸引力不及奧運會,其魅力在美國人心目中已大為消退。其次,許多公司對投資
國家的展覽館表現猶豫,因為花了大筆贊助金之後,自己的名字和商標只在展館內
非常不顯眼的地方出現,覺得很不值得。

  此外,以往世界博覽會的展覽內容都是集中於貿易、文化交流,以及藝術和科
學的創新,近年則愈來愈成為彰顯國家成就的平台,因此認為出資參展應是政府的
份內事。

  由於缺乏商界的積極參與,美國在2000年便曾缺席德國漢諾威的世界博覽會,
受到主辦當局的強烈批評,但在美國國內卻沒有引起任何回響。不過,今次上海世
界博覽會畢竟與漢諾威不同,因為舉行地點被世界各國認定是全球最具潛力市場的
商業中心,而參觀的人數估計高達七千萬人次,是漢諾威參觀人數的三倍。為此,
全球共有一百八十五個國家出席參展,部分國家更是不惜重本投資,例如法國今屆
便動用5000萬歐羅在該國的展覽館,是歷來最高的投資。其負責官員表示,由於中
國是新的「巨人」,故此法國今屆的參展規模空前盛大。


企業自行建館

  事實上,美國企業並不熱心參與贊助美國館,並不代表他們不重視今屆世博
會。目前已有兩家美國公司,分別是可口可樂和通用汽車,正在興建自己的展覽
館,並各自捐助5000萬美元以擔當共同贊助人。另兩家中國民眾極為熟悉的公司麥
當勞和星巴克,亦計劃在世博村內高調參與。此外,有傳聞說迪士尼由於計劃在上
海興建新的主題公司,因此有意積極參與世博會。


恐觸發杯葛運動

  華盛頓州一名知名中國事務顧問表示,美國缺席上海世界博覽會,將會嚴重影
響中國民眾對美國的印象。他表示,大多數中國民眾會認為,美國此舉是刻意羞辱
中國,將會挑起極壞的反應,甚至觸發中國杯葛美國產品運動。

  埃利亞瑟夫亦表示,不希望發生這種情況,因為據設計大綱,中國展館是在展
場的其中一端,而美國展館則在另一端,二者的位置均是最重要的,予人感覺是美
國與中國共同主持今屆世界博覽會,一旦美國展館消失於會場,那將會引起極大的
震撼。

文章編號: 20090119391012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11 放眼國際 2009-01-19


商業價值漸被認識


  世界博覽會並非以商業性為目的,加上內容、參觀者數量不確定、世博建築物
再利用限制等因素的影響,令世博會的經營存在一定隱憂。不過,隨着世界商貿發
展的日益加速,博覽會的巨大商業價值亦逐潮被人發掘並得以認識,因此全球各大
城市均積極爭辦世博會。

  世博會是全球最高級別的博覽會,對藝術品、科學成就和工業制品等進行有組
織的展覽。它具有示範和聚合效應,能吸引與展覽相關的各種生產要素聚集到主辦
城市,並帶來相關的投資和旅遊需求、增加就業和收入、推進技術創新等巨大的經
濟效益,這些效益亦會為舉辦城市帶來特殊的繁榮景象。

  世博會為主辦城市帶來直接或間接的經濟、社會效益包括多個方面。首先,展
覽會將為主辦城市的基礎設施,尤其是交通、通訊和文娛設施等,以及建設投資帶
來效益。例如在1970年舉行的大阪世界博覽會,就大大推動了該市的交通、高級住
宅、商業設施及文化交流場所的建設,並推動了日本關西地帶城市群的形成,對該
國經濟發展及布局具有重大意義。

  其次,世界博覽會的品牌本身亦具開發價值,並能為主辦城市帶來重大利益,
其中包括門票、紀念品銷售、餐飲、旅遊、消費及就業等。此外,世博會又可通過
科技分享提供經濟效益,因為展覽會不是單純的展示,而是可以促進參展者之間的
競爭,從而實現促進品質全面提高和改善科技發展的機能,並通過展覽會,使參觀
者和參展者共享科技和產品中的技術知識和理念,從而實現形成並擴大市場的機能。

  最後,世博會也可提升世界競爭力。從經濟意義上看,成功的世博會能使舉辦
國家和城市更加向世界開放,並將其置身於國際市場。基於這些原因,舉辦世界博
覽會,可對主辦城市的經濟產生持續的刺激作用。以1985年日本筑波世眾博覽會為
例,日本用於該屆世博會的直接開支為1.16萬億日圓,而由此為日本衍生出的經濟
增長則為2.32萬億日圓,約相當於日本當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0.75%,是世博會直
接支出的1.9倍。此外,世博會對筑波以至日本經濟貢獻,並不限於該年,在筑波
世博會閉幕後的第十年,展覽會仍為日本帶來0.1%的經濟增長。

文章編號: 20090119391012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11 放眼國際 2009-01-19


歷屆要角享譽甚隆


  自1851年英國倫敦舉辦首屆世界博覽會以來,美國一直扮演重要角色,並在歷
屆展覽會贏得極高的聲譽,因此若缺席今屆世界博覽會,對主辦城市上海固然會造
成一定影響,但對美國本身也將構成損失。

  回顧歷史,英國之所以舉辦世界博覽會,是因為在十九世紀中葉,該國啟動了
百多年的工業革命取得了舉世矚目成就,為彰顯其強大國力,英國決定在1851 年
舉辦倫敦萬國工業大博覽會,由當時的君主維多利亞女皇以國家名義,通過外交途
徑邀請歐美十多個國家參展,展期一百四十天。

  倫敦世博會的目的雖然是要炫耀英國的成就,但讓許多歐洲人大吃一驚的是美
國在展覽會上顯示的實力。美國五千多名企業家帶着五百多項產品橫渡大西洋前往
英國參展,無論從收割機等先進農場設備,以至樹膠、武器、照相技術、航海快
艇、純金餐具奢侈品等各項應用技術和產品,都受到極大的好評,就連英國人也要
承認,美國人在工業展覽會中得獎,在一切方面都勝過英國。之後,美國紐約在
1853年接辦了第二屆世界博覽會,進一步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成就。

  到了1933年,美國為慶祝芝加哥市建市一百周年,舉辦了芝加哥世界博覽會。
這屆世博會的背景是美國從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中開始復甦,而美國亦於展覽期內
作出了兩項創舉,成為日後各屆世界博覽會的慣例,其一是提出了「一個世紀的進
步」的主題,自此以後,各屆世界博覽會都有確定的主題,例如2005 年日本愛知
世界博覽會的主題是「自然的睿智」;其次是允許一些大企業如通用、福特、佳士
拿等汽車公司在世博會場內設立專館,向觀眾介紹自己的成就。這種做法很受企業
家的歡迎,開創了大企業在世界博覽會園區內開設專館的歷史。不過,在今屆的上
海世博會內,此舉可能成為搶去美國展館籌辦資源的原因,實是美國當局當年始料
所不及。

文章編號: 20090119391012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