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2日 星期一

航空業向綠色燃料夢進發

信報財經新聞
P14 放眼國際 By 謝世民.美國休斯敦 2009-01-12


航空業向綠色燃料夢進發


  雖然原油價格已大幅回落,紓緩了航空業的燃料成本壓力,但業界仍不斷尋找
環保替代能源,全球近日有多宗測試第二代生物燃料的飛機試飛活動,並對環保飛
機燃料的前景充滿信心。不過,這種綠色燃料仍有多項問題有待解決,其中如何以
較低成本作大量生產的問題最關鍵。

  全球經濟放緩,加上原油價格大幅回落,生物燃料計劃備受威脅。不過,各地
航空業近日仍有生物燃料的測試活動。美國大陸航空上周三在美國得州休斯敦試飛
波音737-800客機,使用了生物能源及傳統燃油各佔一半的混合燃料,生物燃料由
麻瘋樹和海藻混合而成。


最快2012可供使用

  此外,紐西蘭航空上月30日亦試用由麻瘋樹製成的生物燃料。日本航空將在本
月30日進行試飛,生物燃料主要以非食用植物薺藍(camelina)製成,並與麻瘋樹
和海藻混合而成。

  大陸航空主席兼行政總裁羅瑞凱(Larry Kellner)上周在一個招待新聞界的
試飛活動中指出,研發環保航空燃油可分為三個層面,包括技術、生產和經濟,亦
即要研究新品種燃料技術上是否可行及安全,若可行則須研究如何大量生產,以及
新品種燃油的成本在市場是否有競爭力。

  羅瑞凱多次強調,航空生物能源的發展仍處於技術層面,但業界人士都對生物
能源幾年內投入服務甚為樂觀,期望最快今年便可獲有關當局批准使用。為大陸航
空這次試飛提供煉油技術開發的公司UOP的再生能源及化學品部總經理霍姆格倫
(Jennifer Holmgren)估計,在2012年前能生產數百萬加侖飛機生物燃料,最快
今年可成功申請專利,期望在2012年前大型航空公司有3%至5%的航空燃料來自生物
燃料,比率在2020年前升至20%。為這次試飛提供海藻油的Sapphire Energy和提供
麻瘋樹油的Terasol亦相信,這兩項生物能源在2012至2014年前可作商業生產。


生產成本成敗關鍵

  大陸航空的試飛為時約一個半小時,由休斯敦飛往墨西哥灣後再折返,期間進
行不同飛行模式,而這架雙引擎飛機只有一個引擎使用混合燃料。今次試飛成功,
這班不載客航班的機師揚科夫斯基說,飛機運作良好,跟使用傳統燃料沒分別。為
試飛提供引擎的CFM國際的行政總裁白士來(Eric Bachelet)說,這款引擎表現比
傳統引擎更好。根據UOP,跟一般航空燃油Jet A-1比較,試飛所使用的混合燃料的
閃點(flash point,即液體變為蒸氣,並與空氣接觸後有可能爆炸或着火時的最
低溫度)更高,凝固點卻更低。

  這種能源的另一優點,是這屬於可隨時作替代的燃料(drop-in fuel),即飛
機、引擎以至加油設備等所有設施毋須作出大修改便可使用這種燃料,意味航空公
司轉用新燃料的設施投資近乎零。

  不過,生物燃料在生產和經濟層面上仍有很多問題要解決。霍姆格倫指出,麻
瘋樹等原料能否大量供應,以及降低原料成本,是生物燃料推出時間的關鍵。例如
麻瘋樹目前以野生為主,仍須研究如何將之標準化,以便更容易人工廣泛種植。

  最大難題是這些生物能源經濟上是否可行。Terasol總裁平格爾說,以在印度
種植計算,麻瘋樹油每桶成本大概為50美元,但指出如果可大量生產,以及找到人
工等成本更低的地方種植,價格可更低。Sapphire Energy表示,海藻油仍在研發
階段,難以計算出每桶成本。粗略估計,生物燃料暫時成本為每桶50至60美元。若
以紐約期油上周五收報每桶40.83美元計算,麻瘋樹和海藻未必有競爭力。


油價大跌無阻研究

  生物燃料計劃面對經濟不景和原油價格大幅回落的雙重打擊,但羅瑞凱向本報
表示,大陸航空不會因此而減慢環保能源的研發計劃,指出這屬長遠計劃,不受短
期因素影響。

  霍姆格倫亦向本報指出,正如任何行業的生產都受經濟不景打擊,綠色科技產
品的生產肯定會受目前經濟環境拖累,但認為環保能源的研發不會受影響。她提
及,二十多年前,全球也因為油價回落而令尋找另類能源的工作無疾而終,相信各
界汲取了當年教訓,今次不會因短期油價回落而放棄研發環保能源。

本報記者謝世民.美國休斯敦


文章編號: 20090112391002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14 放眼國際 2009-01-12


麻瘋樹海藻受矚目


  全球近年興起生物能源,但所用的原料層出不窮,一年多前還炙手可熱的玉米
乙醇等不再得寵,麻瘋樹(jatropha,又名膏桐)和海藻則備受矚目, UOP再生能
源及化學品部總經理霍姆格倫預期,這兩者將在未來幾年燃油界中有重大影響。

  屬灌木類的麻瘋樹主要產於印度、非洲和南美洲,但在熱帶及亞熱帶的任何乾
旱地區均可生長,十分粗生,亦能抵禦蟲害,在馬來西亞、緬甸等地方也可種植,
這種有毒植物以前作草藥之用。

  Terasol Energy總裁平格爾說,麻瘋樹油是由這種植物的果實和種籽提煉而
成,每一畝的土地每年可種植五噸麻瘋樹種籽,即可生產約二噸油,但由開始播種
到結出果實需時三年。

  中國亦出產麻瘋樹,四川、貴州和廣西省等均有,其中雲南省更積極發展,至
去年9月已種植了逾一百四十萬畝,過去二年多投資了逾億人民幣。平格爾相信,
在中國種植麻瘋樹的成本較印度更低,因為中國部分土地氣候更適合麻瘋樹生長,
而且中國政府更願意在政策上支持環保能源。

  至於海藻,傳統上是在濕熱地區,於戶外設有大型水池培植,Sapphire
Energy便在夏威夷及新墨西哥州培植海藻。不過,在較涼的地區亦可採用密封循環
系統,利用污水及工廠的熱能培養海藻。海藻的一大優點是更能減少二氧化碳排
放,因為海藻生長時需要吸取二氧化碳。

文章編號: 20090112391002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14 放眼國際 2009-01-12


第二代生物能源崛起


  去年年初便有生物燃料客機試飛,但當時使用的「第一代生物能源」對環境有
其他負面影響,因此航空業尋找第二代生物能源。

  維珍航空去年2月底試飛全球首架使用生物燃料的商用飛機,當時的生物燃料
主要以巴西一種棕櫚油「巴巴蘇油」(babassu oil)和椰子油混合而成。不過,
環保組織批評這種燃料不環保,對生態造成的破壞較傳統燃料更高,因為這類燃料
以食品農作物作原料,破壞食物鏈,影響食物供應,而且種植時往往會砍伐樹林,
反令二氧化碳增加。

  維珍集團主席布蘭森去年已預期,航空業不會使用棕櫚油等與糧食種植競爭的
燃料。業界遂探索第二代生物能源,除麻瘋樹和海藻,有潛質的還包括柳枝稷
(switchgrass)或鹽土植物(halophyte)等。

  不過,環保團體仍密切注視第二代生物能源會否破壞環境。有環保組織擔心,
為找尋土地大量種植麻瘋樹,同樣可能導致伐林,令原有植物群落被取代。
Terasol總裁平格爾強調,他們會嚴格選擇麻瘋樹的種植地點,盡量使用未開墾、
本身未有什麼植物的土地﹐以免種植麻瘋樹導致伐林。

文章編號: 20090112391003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