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5日 星期一

金融危機肆虐全球日駐港總領事籲強化國際合作

信報財經新聞
P11 放眼國際 By 雷健雄 2009-01-05


金融危機肆虐全球日駐港總領事籲強化國際合作


  日本擁有全球第二大外滙儲備,銀行體系健全,工業生產能力強勁,又有處理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豐富經驗,但自去年金融海嘯爆發後,日本經濟已連續兩季
出現收縮,顯示日本已陷入衰退,無法避免遭受波及。這是否意味今次金融危機與
上次存在極大差異?日本又將如何應對?日本駐港總領事佐藤重和日前接受本報專
訪,對有關疑問作出詳細解答。

  佐藤重和【圖】表示,與今次金融海嘯相比,1997年爆發的是亞洲金融危機,
當時問題只局限於本區之內,首先是泰國股市暴跌,之後影響逐漸擴展到鄰近國
家,包括印尼、南韓等。其時日本的經濟雖然較差,但還有力量向亞洲各國提供大
量融資,恢復她們的經濟。中國也是這樣,當時正處於發展的過程當中,但對恢復
亞洲經濟也起了比較明顯的作用。還有一點就是,在那個時候,美國、歐洲各國以
領導者的身份,就化解經濟問題給亞洲各國作出訓示。

  但今次的金融危機源於美國,接着擴散至歐洲,最後波及世界各國,成為全球
性的危機,包括日本、中國、南韓等都受到影響,因此無論在規模和複雜性方面,
均是非常重大,與上次危機有着極大差異。


實體經濟受累

  佐藤指出,今次危機從美國的投資銀行出現問題開始,當時日本的銀行和金融
機構相對來說仍較健全,情況較美歐為佳。因此在金融海嘯發生後不久的一段時間
內,日本社會的看法認為,今次危機雖然嚴重,但對當地銀行、金融機構的影響將
不致過於嚴重。但在9月美國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倒閉後,情況急轉直下,金融危機
開始影響到實體經濟,連累日本的企業產業也受到打擊。比方說,日本最大的企業
豐田汽車上月宣布,本年度業績將下降至出現虧損,這是豐田公司在很長的一段時
間內首次出現虧損,令日本極感意外,無論豐田或日本政府都沒有意料到會出現這
樣嚴重的情況。

  隨着日本經濟和製造業近年在海外不斷擴長,依靠海外市場的程度亦愈來愈
大,當海外市場收縮,日本自然受到影響。因此,佐藤表示日本現在應做的工作,
是擴大日本國內的市場和消費,而日本政府亦正採取種種措施擴大國內的需求。他
同時指出,中國亦投放了大量的資金以刺激國內的需求和市場,這是非常必要和應
該採取的措施。現在世界各國遇到嚴重經濟困難,因此對中國市場的期待也頗大。


亞洲各國亦應協調

  1997年亞洲遭遇金融危機時,區內各國政府均同意加強合作,應付危機。佐藤
指出,以往世界經濟出現問題時,均需依靠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提供援助。他表示,這些國際組織直到現在的作用仍然非常重大,所以日本政府基
本上繼續支持強化這些組織,以支援那些遇到經濟困難的國家。日本首相麻生太郎
在較早前出席華盛頓的G20峰會時,就提出要加強IMF的角色,並宣布增加向該組織
提供1000億美元的資金,以及主張增加IMF的資金一倍。

  日本還認為,亞洲各國之間的合作也應該加強,例如在1997年亞洲經濟危機爆
發期間,區內國家就根據日本提議制定了《清邁協議》,加強了各國間的信貸交換。
目前出現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後,亞洲各國也在討論如何加強各國間的合作,其中一
個議題正是加強《清邁協議》,並是日本、中國、南韓和東盟進行討論的重要事項。
佐藤表示,日本的方針基本上是強化有關協議。日、中、韓首腦上月在日本福岡舉
行會議,談的就是三國怎樣面對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會上日本和中國表明支持南
韓貨幣,擴大對南韓的信貸交換,這樣的工作對亞洲國家來說深具意義。


盼與華對抗保護主義

  面對今次的經濟危機,由於中國和日本都是世界經濟大國,外滙儲備數量在世
界分別排行第一和第二位,因此兩國對維繫世界經濟的作用非常大,雙作如何合作
和協調也是非常重要。月前在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上,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麻生太
郎談到要加強兩國間的經濟合作;上月日中韓三國首腦會議期間,中國總理溫家寶
也談到中日兩國合作的重要性。佐藤表示,日本和中國在推動和擴大貿易、保護自
由貿易上有共同的利益,日本希望中國在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方面能與日本協調。

  上次在日中韓三國首腦會談中,溫家寶提到中國正採取措施刺激國內市場的需
要,佐藤認為此舉肯定對亞洲以至全球經濟有貢獻,亦有助中國的貿易夥伴。中國
現在是日本的最大貿易夥伴,因此通過各自的刺激經濟措施,以及維持兩國間的貿
易關係,對於日本來說非常重要。因此日本的基本方針是在對抗貿易保護主義、加
強兩國間的貿易投資。

  最後,佐藤補充提出,中國產品的質量和安全問題受到各地消費者的極大關
注,例如較早前中國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在本港就引起極大的不安,日本方面也
面對類似的問題,例如來自中國的問題餃子,在日本就經常成為各大報章的頭條新
聞。這些問題直至目前仍然未完全解決,並對中國產品造成影響,近期出口到日本
的數量出現明顯下降。在此情況下,中國為了長遠的出口貿易發展,應該盡快予以
正視和處理。


採訪.撰文  雷健雄

文章編號: 20090105391005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11 放眼國際 2009-01-05


汽車工業根基穩固


  豐田汽車是日本最大的企業,但在今次金融海嘯中亦受到嚴重衝擊,數十年來
首次出現虧損。其他大企業如日產、本田等情況也相近,並導致鋼鐵業、零件供應
商等亦受到影響。佐藤表示,像豐田這樣的大企業陷入困難,是因為金融危機導致
外國經濟衰退,對日本的製造業造成打擊。

  他指出,近年日本企業發展國際市場,把生產基地搬遷到海外,積極重整業務
架構,海外市場銷售所佔的比重愈來愈大,無論豐田或新力等具代表性的企業都是
這樣。故此當美國或歐洲的經濟陷入衰退,這些市場的銷售量亦下降得非常厲害。
加上近期日圓幣值急升,增加對日本企業造成的打擊,影響到日本的銷售出口。

  雖然日本的汽車業面對一些困難,但佐藤認為,日本汽車業面對的情況與美國
同業並不一樣。他指出,豐田汽車本年度雖然出現虧損,但在上一年度,該公司仍
然錄得盈利。

  此外,豐田汽車仍然受到市場的廣泛歡迎,車廠的生產效率亦很高,這數年來
已遠遠超過美國汽車工業的水平。

  今年雖碰到金融危機、世界經濟衰退,以及日圓升值的影響,但是豐田的工業
體制仍然健全和穩固,所以佐藤認為,外界不應該把日本的汽車公司與美國的汽車
公司混為一談,相信以日本汽車公司的能力和工作效率,是足可應付目前種種經濟
問題的。

文章編號: 20090105391005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11 放眼國際 2009-01-05


救市措施首重時機


  面對金融海嘯的衝擊,各國央行均以減息作為化解危機的其中一項靈丹妙藥,
例如美國聯儲局在上月16日將聯邦基金利率從原來的1厘,降至0至0.25厘的目標區
間,日本央行則在上月19日將基準利率從0.3厘降至0.1厘。對此,有經濟分析按凱
恩斯的「流動性陷阱」理論指出,當利率一再調降,跌至過低水平時,民眾寧願保
有貨幣,從而令當局增加貨幣供應也無法刺激投資,對整體社會產出不能起到推動
作用,進而形成一個陷阱。

  對此,佐藤表示,1997年日本處理金融危機時,曾採取過同樣的措施,指出這
些金融措施的有效性肯定會挑起種種議論,而最重要的議論,就是涉及「時機」的
問題。他表示,在回顧這些問題及處理方法上,日本政府覺得以往採取金融措施
時,往往是為時太晚。在對過往行動進行反省後,無論日本政府或中央銀行均認識
到掌握時機的重要性,並需盡快採取措施。至於在挽救經濟的成效方面,這些措施
肯定是有一定的效果,但由於現在面臨的問題比較嚴重,以致央行雖減息至接近零
水平,亦不能指望可以馬上恢復經濟。

文章編號: 20090105391005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