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9 放眼國際 2009-01-29
對沖基金空前虧損仍有可為
對沖基金去年蒙受有史以來最大虧損,資產總值大幅收縮,投資者由於回報回
落,亦不斷撤走資金,令對沖基金雪上加霜。今年的前景未許樂觀,估計將有數以
千計對沖基金宣布破產。但有分析指出,對沖基金去年表現雖然欠佳,但比其他廣
泛的投資領域,總算取得較理想的成績,投資者只要在今次大跌市中汲取正確教
訓,對沖基金仍是大有可為。
一直以來,對沖基金自詡能保證「絕對的回報」,無論股市是上升還是下跌,
對沖基金都能產生巨額利潤,一時間成為華爾街的天之驕子。這些基金應用非常複
雜細微的交易模型,將集中起來的管理資金進行投資,而且回報高得令人瞠目結
舌,而風險卻號稱並不很高。
管理資產急速下降
不過,在股市大規模崩潰的打擊下,加上馬多夫騙案的影響不斷擴大,對沖基
金的黃金歲月終於走到盡頭,去年陷入有史以來表現最差劣的局面,三分之二的對
沖基金遭受虧損。據總部設在芝加哥的研究機構Hedge Fund Research(HFR)統計
顯示,去年頭三季共有接近七百家對沖基金關閉,佔該行業的7%,若按照這個速度
計算,去年全年大約每十家對沖基金就有一家倒閉。
HFR的統計又顯示,對沖基金的回報,從前年平均盈利9.96%,變成去年平均虧
損18%,是歷來表現最差的一年。另一個出現虧損的年份是2002 年,但當年對沖基
金的平均虧損只有1.45%。由於對沖基金的回報大幅回落,投資者在去年從對沖基
金市場抽走1550億美元的資金,令全球的對沖基金管理資產總額下降至1.4萬億美
元,相當於2006年時的水平,遠低於2008年中的1.93萬億美元。這是HFR自1990年
以來第二次錄得對沖基金管理資產金額出現倒退,其中大部分被抽走的資金是在去
年最後兩季發生,第三季是317億美元,第四季更抽走了破紀錄的1520億美元,逆
轉了首季和第二季分別投入165億和125億美元的走勢。
騙案影響不斷擴大
另一方面,對沖基金仍要面對馬多夫騙案不斷擴大的影響。該宗醜聞中的最大
受害者之一是「基金的基金」(funds of funds)的投資者。這類基金將投資者的
資金,投放到一系列的對沖基金,原意是要降低風險,但許多「基金的基金」誤信
馬多夫的引誘,把巨額資金投資到他的各種對沖基金內,結果遭受慘重損失,並被
迫宣布破產。據基金研究機構晨星(Morningstar)的統計顯示,「基金的基金」
的數量在去年底下降了 12%,只剩三千六百六十家。「基金的基金」數量減少,意
味對沖基金獲得的資金亦將大減,令後者在今年更加難以經營和生存。分析預期,
今年將有數以千計的對沖基金宣布破產,巴克萊資本的策略師麥阿迪更表示,估計
70%至80%的對沖基金將在今年消失。
雖「絕對回報」的神話破滅,但亦有分析指出,對沖基金並非一無是處,部分
精明的基金仍能取得理想成績,而它的平均表現,亦較股票等其他投資工具為佳。
例如對沖基金去年的平均損失是18%,而同期道瓊斯工業平均股的平均損失則是
34%,標普五百指數的平均損失是38%。
平均表現優於股市
此外,據瑞信/Tremont的研究顯示,約有五分之一的對沖基金在去年能取得盈
利,其中14%的盈利更達雙位數字,顯示並非所有對沖基金投資策略都是以失敗告
終。分析表示,由於股市大幅回落,因此投資策略是專門沽空的「短倉基金」
(short-biased funds)成為表現最佳的基金,平均回報率高達14%。
此外,根據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化利用股票、貨幣滙率等投資工具在全球範圍內
進行交易的「宏觀基金」(macro funds)、以及專門從事商品交易的「期貨管理
基金」(managed futures funds)等,亦是當中的贏家。
搜尋最佳投資策略
基於上述情況,對沖基金仍被部分投資者看好,覺得大有可為。他們已經開始
研究,一旦經濟回復穩定,市場重拾信心時,哪一種對沖基金的投資策略最具盈利
潛力,其中最被談論之一是股市,因為股價近期大幅下挫,尤其藍籌股更是跌得慘
烈,因此是入市的良機。另一種投資策略是吸納企業票據市場,因為信貸市場空前
緊絀,放貸人不願承受風險,迫使財務陷困的企業要以極優厚條件推出企業票據,
因此也是一個具備潛力的投資工具。
文章編號: 20090129391002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09 放眼國際 2009-01-29
加強監管 不利行業
對沖基金去年除了蒙受有史以來最大虧損,還要面對另一困境,就是開始有輿
論表示要立例加強管制對沖基金,因為不少人認為,今次金融海嘯的出現,罪魁禍
首正是對沖基金的沽空活動,令股市大幅下挫。本報就此對美國紐約投資策略研究
公司MPI行政總裁馬爾科夫(Michael Markov)進行越洋電話訪問,邀請他發表意見。
馬爾科夫是金融量化工具及科技(financial quantitative tool and
technologies)的專家,他表示,不認為對沖基金需對金融海嘯的發生負責任,但
承認許多對沖基金確實遇到困難,因為回報出現下降,甚至遭到虧損,不少投資者
都要求把資金撤回。他相信,在此情況下,部分對沖基金將會面臨倒閉厄運,整體
行業的環境並不理想。
但對於輿論要求立例加強監管對沖基金,馬爾科夫不表同意。他認為目前的問
題並非缺乏監管對沖基金的規則,而是許多基金經理沒有遵從現有守則。他表示,
若當局制訂新的規則監管對沖基金,將會對基金業產生不利影響,因為對沖基金均
以非常複雜精密的交易模型將資金進行投資,增加監管規則定會阻礙其運作,並降
低其效率。但他同意部分投資標準或需重新審訂,同時亦應增加基金經理投資的透
明度。
去年底揭發馬多夫騙案,是導致對沖基金遭受沉重打擊的另一原因,不少投資
者在事件中損失了巨額資金。對此,馬爾科夫表示,目前金融市場其實存在一些工
具和方法,可以分析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及營運是否良好有效。投資者把資金投放
到對沖基金後,本身亦有責任了解投資情況、投資組合等,以保護自己的投資。在
此情況下,他們應該對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進行再諮詢,並自行做「家課」,計算
基金經理交待的投資回報是否可信,並可以要求解釋。
馬爾科夫提到,投資者可利用一套名為Returns based style analysis
(RBSA)的分析工具,以審核基金的投資策略。該分析工具始於1992年,現在已成
為互惠基金分析的一套標準工具,方法是利用基金的回報,以識別何種被動投資組
合,將會是最接近地複製一個基金在指定時間內的實際表現。近期馬爾科夫再發展
了另一套更先進的分析工具Dynamic Style Analysis(DSA),用以分析對沖基金
的表現是否合理。
文章編號: 20090129391002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