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4 放眼國際 2009-02-11
美信用卡消費呈現不利局面
美國零售業推出只能在單一商店內使用的私人標籤信用卡(private label
credit cards),雖然有助增加營業額,並能提升小型企業的品牌,但隨着近期美
國經濟陷入嚴重不景,失業率不斷飆升,此類信用卡的債務違約率亦愈來愈高,令
發卡公司遭受巨大損失,並造成極大的困擾。分析指出,這類信用卡佔整體市場分
額雖然不高,卻可反映信用卡業將會面對的問題。
流動現金短缺,是美國社會目前面對的普遍現象。金融業人士指出,零售業若
能找到辦法讓顧客延遲支付消費,將會對後者提供莫大幫助,從而刺激消費,他們
甚致研究,如何讓消費者以信用卡支付理髮費用等零碎開支。另一方面,金融業又
留意到,近年信用卡的發卡量持續增加,但小商業在這個領域卻處於一個尚待開發
的局面,在此情況下,私人標籤信用卡便應運而生。
私人標籤有助銷售
與普通信用卡可在任何商店購物不同,私人標籤信用卡只能在與發卡公司合作
的商店內消費。它的好處是商店不論大小,也有自行發卡的能力,讓顧客享受較長
付款期限的便利,而店方雖然要為此向合作發卡的金融機構繳付一定費用,但可藉
此增加營業額和利潤,同時又可建立品牌和鞏固自己的顧客基礎。據這類信用卡的
最大發卡公司GE Money表示,使用私人標籤信用卡的消費者的開支,比銀行信用卡
或現金消費者高一倍,而且消費時更傾向購買較昂貴的物件。
不過,由於債務違約率增加,私人標籤信用對發卡公司造成的損失,近期有急
速上升之勢。據評級機構惠譽公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私人標籤信用卡所造成
損失較去年同期增加44%,達10.51%,創下三年來的最高水平;而一般信用卡的損
失只較去年增加40%,報7.5%。惠譽表示,私人標籤信用卡在今年中的損失,預計
將會超過12%,而一般信用卡的損失則是8%。該公司行政總裁迪因表示,一般信用
卡的信貸流動性將會繼續惡化,而零售業使用的私人標籤信用的惡化速度則會更加
急遽。
分析表示,私人標籤信用卡目前的未還貸款,只佔整體信用卡未還貸款的
11%,但這類信用卡遇到的問題,足以反映大多數美國人財務狀況正在惡化的情
況,而發卡公司遭受的損失,亦正對整體信用卡業作出警告,隨着美國經濟疲弱和
失業率飆升,前景將會愈加困難。金融業人士表示,私人標籤信用卡的高額注銷,
反映經濟下滑對所有消費階層產生衝擊,其中以中、低收入家庭的情況最嚴重。而
未來十二個月隨着失業率的上升,情況將極不樂觀。
事實上,私人標籤信用卡的發卡對象,較多是高風險借貸人,他們信貸紀錄較
差,或缺乏信貸紀錄,因此使用這類信用卡時所繳付的利息亦較高,平均從21% 至
24%,一般信用卡的利息則是14%至17%。而發卡公司在遭受到重大損失後,亦開始
考慮從這方面的業務撤退。例如與沃爾瑪和Lowe's合作發出私人標籤信用卡、未還
貸款額達369億美元的GE Money,在2007年12月曾尋求把有關業務分拆出售,但在
去年9月仍然未能找到任何買家,結果要將計劃擱置。與Macy's和Sears等公司合作
的第二大私人標籤信用卡發卡公司花旗集團,在上月發表聲明,把私人標籤信用卡
列為非核心業務,並會把有關業務分拆成兩間公司。
打擊零售不利經濟
面對這個情況,部分信用卡發卡公司已開始收緊發卡要求,令獲取私人標籤信
用卡的條件與一般信用卡看齊。分析指出,長遠來說,此舉可令這類信用卡的債務
違約率下降,減少發卡公司的損失,但對零售業則會造成即時打擊。他們估計,目
前百貨公司的零售銷售中,有30%至40%來自私人標籤信用卡,若信用卡公司提高發
卡要求,造成信貸收緊,將令消費受到限制,美國經濟衰退的情況將雪上加霜。
文章編號: 20090211391000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14 放眼國際 2009-02-11
信用卡危機隨時爆發
美國信用卡危機隨時爆發。評級機構惠譽在月初曾發表報告,表示美國1月分
信用卡債務違約率創下歷史新高,且隨着經濟衰退、失業率飆升,違約情況有可能
進一步加劇。
惠譽表示,去年整體的信用卡債務逾期繳交情況雖然呈現小幅上升,但自第四
季起便有大幅增長的趨勢。今年1月分卡債延遲繳付六十天以上的人,較前上升了
近0.5%,達到3.75%的歷史新高。
另一方面,據花旗集團分析師透露,花旗、美國銀行、Capital One和
Discover手中四分之一以上的信用卡資產都是次級貸款,因此沒有哪一家的信用卡
絕對安全。據聯邦存款保險公司資料亦顯示,在1980年代,美國信用卡壞賬率平均
為2.6%,在1990年經濟衰退早期,有關比率上升至4.98%,其後在1990年代後期更
進一步升至5.39%,近期最高水平則是2002年第一季的7.65%,而在2008年6月底,
凈壞賬率已達5.52%。
美國《商業周刊》指出,正當全球關注如何化解信貸危機之際,即將爆發的另一
波金融危機是美國9500億美元的信用卡未還貸款。金融分析表示,由於失業率最近
才開始飆升,壞賬率最嚴重的情況尚未到來,當人們真的失去工作時,也是他們快
速失去信用卡帳戶的時候。分析指出,對於那些已經無法通過房屋貸款的消費者來
說,信用卡是他們維持消費的最後手段,但他們卻面臨信用額度收縮、難以借貸等
多重打擊。因此,信用卡危機已成為更深層的問題,一旦爆發,將會對美國帶來非
常嚴重的後果。
文章編號: 20090211391000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14 放眼國際 2009-02-11
儲蓄增加無助復甦
金融危機導致經濟惡化,不少美國人意識到任意揮霍金錢的時代已經結束,他
們現在普遍減少消費,增加儲蓄,但此舉將引起經濟學家所稱的「節儉的矛盾」,
對美國經濟會造成極壞影響,可能加劇美國經濟衰退。
消費和儲蓄就像蹺蹺板,當一邊升高時,另一邊必定下降。美國上月30日公布
的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美國人儲蓄總額佔稅後收入總額的比例增至2.9%,高於第
三季的1.2%,而2007年第四季的比例更不到1%。經濟分析師擔心這種情況將導致
「節儉的矛盾」的出現,意即消費減少,儲蓄增加,令企業縮減投資,之後就開始
裁員,經濟衰退情況加劇。事實上,「節儉的矛盾」效應已初步在美國出現,去年
第四季經濟驟降3.8%,創下自1982第一季以來最大單季降幅。當地傳媒隨即驚呼,
導致嚴重經濟衰退的罪魁禍首,正是消費萎縮。一些經濟分析指出,隨着失業增長
和信貸收緊,消費萎縮在今年將會更加嚴重,儲蓄總額則進一步增加,預計可能達
到稅後收入總額的6%以上。
分析指出,沒有人能確定增加了的儲蓄往哪兒去了,亦不知是存在銀行戶口還
是用作償還債務。有經濟學教授表示,兩者其實沒有差別,因為就經濟目的而言,
還債和儲蓄是一樣的,負債其實是負儲蓄,還債則是儲蓄。分析師又表示,今年美
國經濟難有起色,因為美國民眾在裁員潮和信貸緊縮後,將延遲購買耐用品,強勁
的消費開支可能要在多年後才會重新出現。
文章編號: 20090211391000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