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4 放眼國際 2009-02-23
歐盟成員能源投資起紛爭
受到經濟衰退的衝擊,加上俄羅斯與烏克蘭上月的爭執令歐洲多國天然氣供應
中斷,促使歐洲意識到必須加大能源投資,歐盟委員會因此宣布推出一項總額達
50億歐羅(497億港元)的能源投資計劃,一方面藉以刺激經濟,另方面減少歐盟
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但由於計劃並非一視同仁地向所有成員國撥款投資,引起
部分國家不滿,因此,計劃剛出台便產生紛爭。
歐洲的天然氣供應一直依賴俄羅斯。而俄羅斯出口到歐洲的天然氣,有超過
80%需要經過烏克蘭國境。以往俄羅斯與烏克蘭互為盟國時,俄國以遠低於國際市
場行情的價格向烏克蘭提供天然氣。但隨着兩國關係近年不斷惡化,俄羅斯開始要
求烏克蘭以市場價格從俄國購買天然氣,雙方經常無法就價格達成協議,俄羅斯為
此曾不止一次減少甚至截斷對烏克蘭供氣,結果令一些歐洲國家的天然氣供應亦受
影響。
歐盟必須能源改革
去年底至今年初,俄烏雙方又就天然氣價格問題起爭執,俄方在上月再次中斷
向烏克蘭輸送的天然氣,令歐洲多個國家受到連累,同時促使歐洲意識到必須對能
源供應進行改革。在此情況下,歐盟委員會於本月初公布了一項總額達50億歐羅的
能源投資計劃,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在聲明中表示,歐盟必須從近期的天然氣爭端中
吸取教訓,加大對能源領域的投資。
根據該項計劃,歐盟將撥出10.25億歐羅用於修建連接歐洲各國的天然氣管道
等基礎建設;撥出7億歐羅用於加強歐洲電網建設;投資5億歐羅建設沿海風力發電
項目;另12.5億歐羅建設二氧化碳收集儲存項目。除了投資能源領域外,歐盟委員
會還計劃撥出10億歐羅改善偏遠地區的互聯網設施,另外再撥5億歐羅投資於應對
氣候變化、再生能源等其他項目。因此,該計劃的總投資規模將達50億歐羅。
各自為戰求自保
金融海嘯衝擊下,歐盟各成員國均深受其害,本應團結一致,共度難關。歐盟
輪值主席國捷克總理托波拉內克上周亦在歐洲議會全會上表示,應對經濟危機是歐
盟目前需面對的首要任務,各國都在「同一條船上」,因此均應參與解決問題。但
自經濟衰退以來,各國卻呈現出各自為戰以求自保的趨勢,部分成員國所採取的救
市措施,完全不顧對其他成員國產生的負面影響。此外,上周歐盟委員會就能源投
資計劃舉行會議,並作出修改建議,部分國家亦因未能分享撥款而感到不滿,互相
作出批評。
意大利在會前便曾提出,對委員會的具體建議感到「不解」,因為本來用於有
利該國的農業預算,在今次投資計劃被轉撥到其他領域,而意大利在當中只能分享
極少利益。該國的評論,突顯目前歐盟正就「合理回報」的原則進行激烈辯論,內
容是每一個成員國都預期本國應按繳納給歐盟預算款項的比例,獲得相應的投資,
若非如此便是不公平。曾有外交人員表示,法國和意大利現在要資助其他國家,這
是行不通的。
德國不滿修改動議
到了上周四,歐盟委員會終於作出修改動議,其中包括增加向法國和意大利在
能源投資計劃中的撥款,以供該兩國建設二氧化碳收隻儲存項目,而原來撥給英
國、德國、荷蘭、波蘭和西班牙的五個同類項目的資金,則每個從2.5億歐羅減至2
億歐羅。
但德國新任經濟部長古藤貝格對此不表信服,對新的撥款方案感到懷疑,又指
建議是一張「雜亂的國家願望清單」,但歐盟現在要的是一個「真正的歐洲計
劃」,其措施必須要有連貫性。他還表示自己並非唯一提出批評的人。
經修改的能源投資計劃將交到布魯塞爾今天舉行的外長會議上討論,建議清單
將會再次被修改。歐盟能源專員皮耶巴爾格斯表示,希望能源投資計劃在5月獲得
通過。能否如願,則需拭目以待。
文章編號: 20090223391005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14 放眼國際 2009-02-23
德呼籲增建三管道
為避免因俄羅斯與烏克蘭發生爭執而令歐洲天然氣供應受阻,歐盟必須增加供
應天然氣路線的多元化,而其中一個建議,是投資建設三個新的歐洲天氣然管道項目。
根據德國總理默克爾【圖】本月初向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提出的建議,歐盟
需支援建設的三個項目分別是通過波羅的海把俄羅斯天然氣輸送到德國的「北溪天
然氣管道」(North Stream pipeline),通過黑海把俄羅斯天然氣輸送到歐洲東
南部地區的「南溪天然氣管道」(South Stream pipeline),以及通過土耳其把
中亞國家的天然氣輸送到西歐的「納布科天然氣管道」(Nabucco pipeline)。默
克爾表示,俄羅斯能源巨擘Gazprom旗下的北溪管道和南溪管道,以及得到歐盟支
持的納布科管道,不僅令歐盟的天然氣供應來源實現多元化,同時亦令供應管道路
線多元化,對歐洲所有國家來說都非常重要。不單如此,她更呼籲歐盟要求歐洲能
源公司投資俄羅斯高度壟斷的天然氣領域。
不過,並非所有歐盟成員國都贊成默克爾的建議。大部分曾受前蘇聯控制的國
家認為,制訂新能源投資計劃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減少對俄羅斯天然氣供應的
依賴,現在若支援俄羅斯有份參與的天然氣管道項目,有可能進一步加強俄羅斯對
歐洲天然氣供應的控制,令歐洲更加不穩。因此較早前法國提出接受俄羅斯的
Gazprom同時參與納布科管道項目的建議,最終被歐盟否決。
文章編號: 20090223391005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14 放眼國際 2009-02-23
俄建「圍欄」控制供應
近年來,歐洲與俄羅斯就能源供應屢次出現暗中較勁的行動,例如當歐洲籌建
納布科天然氣管道時,俄羅斯便推出南溪天然氣管道;當歐洲提出鋪設跨裏海天然
氣管道的方案時,俄羅斯又提出興建沿裏海天然氣管道的項目。分析指出,莫斯科
的目標,是在歐洲能源供應方面建成一個「大圍欄」,藉此令其他任何國家均無法
向歐洲出口天然氣,除非獲得俄羅斯的參與。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兩項方案都是用於輸送中亞及裏海地區的天然氣,因該地
區的石油儲量高達三百二十多億噸、天然氣儲量亦達十八萬億立方米、分別佔全球
油氣資源總量的8%及5%,是公認的二十一世紀能源基地。分析認為,俄羅斯希望藉
改善與當地前蘇聯加盟國的關係,達到控制能源的目的。
分析又表示,如果俄羅斯能夠影響阿塞拜疆和土庫曼,那麼由歐洲倡導的納布
科天然氣管道和跨裏海天然氣管道,可能要面對區內國家難以找到足夠天然氣供應
的局面。不過,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上周訪問希臘雅典時便一再重申,該國將全
力確保歐洲的能源安全,又表示產自阿塞拜疆的天然氣,自前年11月起已進入希臘
市場,通過土耳其——希臘天然氣管道每年向希臘輸送二億五千萬立方米的天然氣,
並將通過該國進入歐洲市場,預計在2012年開始每年對歐輸送一百二十億立方米的
天然氣。
文章編號: 20090223391005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