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5 放眼國際 2008-05-01
英反超市壟斷建議備受批評
英國競爭委員會對超市營運進行兩年調查後發表報告,建議限制單一超市連鎖
店在個別市場持續擴張,以及加強監管超市與供應商關係。但報告指目前大型超市
之間的競爭令消費者受惠,毋須強制它們出售空置店面或土地儲備,受小型零售商
批評未有採取足夠措施限制大型超市壟斷市場。
英國食品雜貨市場每年營業額估計高達1200億英鎊,當中超過75%由Tesco、沃
爾瑪旗下的Asda、Sainsbury和Morrisons四家大型超市連鎖店瓜分。當地小商戶一
直指責該四家大型超市壟斷市場,把他們趕入絕路,因此要求當局進行調查,並採
取措施遏止四大超市的不斷擴張。對此,英國競爭委員會在過去八年先後就超市營
運展開三次調查,而最新一次調查則在昨天公布結果。
引入測試鼓勵競爭
與消費者監察組織猛烈批評四大超市無限擴張,從而影響消費者利益的言論截
然相反,競爭委員會主席費里曼在發表調查報告時表示,英國食品雜貨市場目前的
競爭,令消費者普遍受惠,委員會對來自零售商、供應商及消費者等七百多宗的投
訴進行調查後,並無發現Tesco等超市影響市場公平競爭的情況。不過,報告承認
在部分地區市場確有競爭不足現象,因此建議政府引入一個「競爭測試」的措施,
以評估是否讓某超市到該市場開設新店。
根據該建議,當一家超市連鎖店在某地區市場的佔有率低於60%時,當地政府
才能容許該超市前來開設新店,相反,假如當地已有太多相同的超市,例如 Tesco
等,當局便應設法阻止該超市再開新分店。由於Tesco是英國最大的超市連鎖店,
在各地開設分店的數量最多,因此對這個建議亦反對得最強烈。
委派專員仲裁糾紛
另一方面,不少供應商指責大型超市憑藉財雄勢大,擁有強勁的議價能力,因
此在入貨時不斷壓價,令供應商無法賺取合理利潤。針對有關情況,競爭委員建議
成立一個獨立的特派員制度,對大型超市和供應商之間的糾紛進行仲裁,並加強超
市與供應商之間的行業營運守則,若雙方不遵守獨立特派員的仲裁決定,將要面對
「重大的財務處罰」。當局亦會把投訴大型超市的資料保密,以鼓勵供應商及生產
商進行舉報。委員會表示,大型超市若行為正直及公平對待供應商,便沒有什麼需
要擔憂。
禁止設立限制契約
此外,部分大型超市被批評購入大量土地後卻不予發展,或轉售時設下「限制
契約」,阻止新業主把土地提供予競爭對手開設新店,因此有反對團體要求當局強
制大型超市出售空置店面或土地儲備,讓其他零售商加入競爭。不過,委員會在報
告中只建議當局禁止大型超市出售土地時設下「限制契約」,卻沒有強迫超市出售
空置店面或未發展的土地,令反對團體大感失望。
代表小商戶的商會組織「便利店協會」批評,競爭委員會在限制四大超市壟斷
食品雜貨市場的行動上做得絕不足夠。該協會指出,雖然委員會建議引入「競爭測
試」,又提出加強行業營運守則,但對削弱四大超市壟斷性地位卻毫無幫助。協會
指出,縱使當局引入「競爭測試」,但大型超市可以開設店面較小的便利店,以改
頭換面的方式繼續擴張及壟斷市場。此外,獨立特派員制度若要取得成功,亦須供
應商勇敢地站出來指證大型超市的不公平交易行為,才能發揮作用。但大多數的供
應商都害怕遭受報復,有勇氣指證超市的相信寥寥無幾,因此有關建議被指純屬空談。
文章編號: 20080501391003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05 放眼國際 2008-05-01
部門未開 已鬧財困
競爭委員會建議成立獨立特派員制度,負責仲裁大型超市與供應商之間的糾
紛。但該部門尚未成立,便要面對缺乏經費的問題,可謂自身難保。
英國官員早已明確表示,不會使用納稅人的金錢成立新部門,以處理大型超市
壟斷市場的問題。在此情況下,獨立特派員的運作經費,可能要由食品雜貨行業本
身負責。大型超市對此反應強烈,表示建議中的特派員制度和行業守則只會增加經
營的繁瑣手續,並導致數以億計英鎊的開支,而有關開支亦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最終令他們受害。
其中一家超市Asda的總裁邦德指出,有關建議將會令消費者面對更高的食品雜
貨價格,在目前經濟不景的情況下進一步打擊英國家庭。他表示,特派員應扮演調
停人的角色,而不應介入超市與供應商之間的糾紛。這個制度應以消費者的利益為
出發點。另有超市業內人員表示,特派員制度只是官僚主義的一個新層面,新部門
內的官員為證明他們有所作為,定會主動介入超市與供應商之間的交易,令超市失
去與供應商議價的自由。
若食品雜貨行業不願承擔獨立特派員的開支,英國企業、商業及規管改革部曾
表示會介入。該部負責制訂新法例以成立規管機構,並授予這些機構強大權力,可
公開違反守則的公司名字及予以譴責,並處以罰款。此外,當局亦可能把仲裁工作
交由公平貿易局兼管,讓該部門官員擔任獨立特派員。
文章編號: 20080501391003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05 放眼國際 2008-05-01
名牌亦涉操控價格
除了英國四大超市被指有壟斷市場之嫌,當地日前亦傳出有多個知名國際品牌
的家庭用品涉嫌操控價格,令消費者蒙受損失。
據英國傳媒報道,英國政府開始調查一百種主要品牌是否涉及操控價格行為,
當中不乏熱門消費品,例如廁紙、牙膏、零食和飲品等,公平貿易局開列的名單長
達五頁紙,包括可口可樂、皇冠牌廁紙、家護牌牙膏、高露潔全效牙膏、多芬乳
液、吉伯利糖果等。
報道表示,公平貿易局上星期派員突擊調查多家大型連鎖超級市場,包括
Tesco、Asda、Sainsbury等,期間抄走零售商和其他供應商之間的數百封電郵通
訊,多家供應商亦已接到通知,要向調查員提供資料。此外,供應商和零售商最遲
要在6月向公平貿易局提供後者要求的定價資料。
當地消費者監察機構表示,消費者可能已多付上億鎊購買這些日常用品。有關
企業若被裁定操控價格罪成,最高可被判處佔一年銷售額一成的罰款,亦即上億
鎊。所有超市和食品製造商都強烈否認涉及不當行為,並批評公平貿易局的最新調
查是以加害特定對象為目的。當地其中一家主要投資銀行Cazanove的總裁兼分析員
塔特索爾指責,公平貿易局其實是對零售商進行迫害。他表示,競爭委員會曾對超
市展開三次調查,結果均指市場的自由競爭未受破壞,因此對零售商操控價格的指
控並不成立。
文章編號: 20080501391003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