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5日 星期三

客戶離棄 速遞公司陷困

信報財經新聞
P16 放眼國際 2008-06-24


客戶離棄 速遞公司陷困


  在現代社會,時間就是金錢,但當經濟陷入衰退,油價大幅飆升時,要快速行
動,就須付出高昂代價。以快速投遞郵包貨物為服務原則的世界三大速遞公司聯邦
快遞(FedEx)、聯合包裹服務(UPS)及敦豪國際(DHL),由於客戶受經濟衰退
打擊,紛紛減少甚至放棄快遞服務,令其出現重大虧損,被迫改變競爭策略,以面
對新經濟環境的挑戰。

  三大速遞公司所受打擊來自兩方面:其一是油價急升,令速遞公司的空運成本
大幅增加,其次是客戶投遞數量下降,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萎縮。


商人提議減慢送貨

  以往商業客戶都把今天寄出、明天送到的隔夜空運投遞列作經營成本一部分,
因此其他公司業務愈好,投遞的數量愈多,便為速遞公司帶來巨額收入。但經濟衰
退打擊下,這些客戶開始轉為採用較便宜但亦較慢的運輸方式,令速遞公司的營業
額下降。

  一名商人表示,以往其公司習慣使用速遞公司運送貨品給其他客戶,但後來發
現,隔夜空運投遞的費用愈來愈貴,並已上升至成為其公司營運的主要開支,於是
決定除非是新的重要客戶,否則不會以隔夜空運寄送貨品。


空運減少業績受損

  亦有商人表示,會詢問客戶是否急於收到貨品,若要求隔夜收貨,便問他們是
否願意支付額外運費,若非緊急需要,便會採用較慢的方式運送,公司不另收費。

  受此影響,UPS較早前表示,該公司上季在美國的隔夜空運平均量,較之前一
年下降了3.8%,但盈利較低的陸路投遞量微升了0.3%,美國整體的郵寄量則維持不
變。同期聯邦快遞在美國的隔夜空運平均量亦下降了7%,美國整體郵寄量則跌了3%。

  基於這個原因,加上此前未公布的撇賬,該公司上周宣布,上一財政年度第四
季共虧損2.41億美元,成為十一年來首度出現的季度虧損。


增收燃料附加費

  因應新的經濟情況,各大速遞公司均採取措施,以彌補各方面的損失。其中最
常使用的方法是,向客戶增加收取燃料附加費,例如聯邦快遞對美國本土的隔夜空
運投遞燃料附加費,就從3月的18.5%,提升至28%,並會在7月7日進一步增至
32.5%。不過,這個做法只會加重對商業客戶的壓力,並會迫使他們更積極找尋其
他較便宜的運輸方法。

  聯邦快遞的一名高層職員承認,30%是燃料附加費的門檻,超過這個金額後,
他們的客戶就會重新考慮貨運開支,並會尋求削減這方面的成本。聯邦快遞目前指
望通過強勁的國際業務,以及降低美國本土的營運開支,以改善公司盈利前景。相
對來說,美國郵政局的營運就不及速遞公司般靈活,因為郵局不能收取燃料附加
費,因此令其最新季度虧損7.07億美元,郵寄量亦下跌了3.3%。


外判業務遣散員工

  分析表示,聯邦快遞和UPS由於擁有較強大的投遞網絡,通過陸路也能在兩至
三天內把貨品送到,因此較能應付今次困境,並有望及早轉虧為盈。但DHL較難解
決今次油價飆升及經濟衰退打擊的問題,因為該公司有45%的收入來自隔夜空運投
遞,而空運正處於萎縮狀態,令該公司遭受嚴重的經濟損失,2007年全年虧損超過
9億美元。

  DHL上月表示,將會停飛其老舊的飛機,並計劃與競爭對手UPS簽署協議,把美
國的空運服務外判給UPS負責。該份為期十年、每年營業收入高達10億美元的協議
一旦簽署,並獲美國有關當局批准後,UPS就會接管DHL在加州里弗賽德縣的空運總
部,當地的三百多名僱員亦將面臨遣散。

文章編號: 20080624391012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16 放眼國際 2008-06-24


撤離美國 事出有因


  DHL把美國空運業務外判給競爭對手,其實事出有因,其母公司德國郵政集團
(DP)的新任總裁阿普爾本月初曾大吐苦水,表示收購DHL以來從未賺過一分錢,
因此必須撤出美國市場。

  德國郵政是在2002年收購DHL,企圖以歐洲競爭對手的身份打入北美市場,並
利用DHL已發展的網絡和既定市場定位,與UPS和聯邦快遞一較高下。

  不過,阿普爾本月初表示,德國郵政收購DHL六年以來,連年錄得虧損,而美
國市場更是該集團全球速遞網絡中的虧損大戶,今年估計虧損額高達13億美元,即
使DHL在全球其他地區賺6.5億美元,但都僅可彌補美國本土虧損額一半,因此DHL
的美國業務,已成德國郵政的一大沉重經濟包袱,不得不採取果斷措施,把DHL在
美國的海空投遞業務外判給UPS。

  UPS表示,與DHL的協議預計會在今年稍後簽署,在十年有效期內每年可令UPS
的營運收入增加約10億美元。該公司將因此增加自身的運輸能力,並在未來兩年接
收十二架新飛機。UPS不會參與DHL包裹的打包和最終遞送,僅負責包裹的運輸,其
中主要是包裹在機場之間的傳遞。目前UPS也為美國郵政提供這類服務。

  分析認為,DHL外判美國業務後,虧損預期將可降至最低,從整體觀察,這個
策略調整是正確的。但分析同時指出,DHL退出美國本土速遞市場,意味 UPS和聯
邦快遞將瓜分其餘市場份額,此後DHL若要捲土重來,將面對重重困難。

文章編號: 20080624391012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16 放眼國際 2008-06-24


加強投資中國市場


  正當美國的速遞市場出現萎縮,令速遞公司大感頭痛之際,中國市場卻發展興
旺。近年來,DHL、UPS、聯邦快遞等速遞巨擘均加強了對中國市場的投資力度,他
們的國際或亞太轉運中心,亦不斷向中國轉移。

  上月下旬,UPS宣布將其位於菲律賓的亞洲航空轉運中心,轉移到深圳機場營
運。據報道,UPS深圳轉運中心預計投資1.8億美元,新中心一期預計佔地八萬九千
方米,二期預留用地約四萬方米。中心初期將具有每小時處理多達一萬八千件貨物
的能力,並可輕易增至每小時三萬六千件。UPS表示,該中心將於 2010年完工及啟用。

  這並不是UPS首次將其轉運中心轉移到中國。去年該公司與上海機場集團簽訂
協議,在其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建立UPS國際航空轉運中心,今年11月啟用。

  與此同時, DHL也擴大了在中國的市場拓展力度。該公司去年底與上海機場集
團簽署協議,在浦東國際機場投資興建東北亞樞紐,總投資額達1.75億美元,成為
迄今為止 DHL在華最大的單項投資項目。

  聯邦快遞也在去年3月與杭州蕭山國際機場達成協議,在當地建立中國區轉運
中心。此前,該公司將亞太轉運中心落戶至廣州白雲機場。

文章編號: 20080624391012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