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日 星期三

信用卡收緊信貸 雙重打擊消費者

信報財經新聞
P09 放眼國際 2008-07-01


信用卡收緊信貸 雙重打擊消費者


  美國經濟放緩,信用卡公司為防壞賬增加,於是收緊持卡者的信用額。此舉除
打擊持卡者簽賬能力外,亦令其信用評分被降。由於信用評分與貸款利率掛鈎,評
分愈低利率便愈高,最終推高持卡者的息口負擔,令他們受到雙重打擊。美國朝野
為此對信用卡公司的不滿日益增加,國會內不少意見表示,應加速立法規管信用卡
業,以保護消費者權益。

  當美國經濟仍然壯旺,房地產市場尚未崩潰時,美國消費者在有需要之際可透
過住宅資產信貸獲得資金,繳付諸如房屋維修和翻新、旅行度假或外出購物的開
支。但隨着樓市下滑,金融機構亦大幅降低消費者的住宅資產信貸上限,據美林的
統計顯示,今年首季美國證券和房屋總市值因樓價下跌而喪失了1.2萬億美元,在
此情況下,消費者透過住宅資產信貸能借到的款項亦只有205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
急跌近60%。


尋求自保規避風險

  沒有了住宅資產信貸這個重要貸款來源,美國消費者日益依賴信用卡作為支付
貸款的方式,據美林表示,近數月美國消費者的循環信貸,其中包括信用卡的使用
率較一年前急升了8%,這是七年來最高的增幅,同時亦遠高於2004至06年的2%至3%
經濟增長率。這個情況引起了信貸公司的擔憂,因為樓價下挫、商品價格飆升、就
業市場前景欠佳,令他們預期會有愈來愈多消費者不能如期償還貸款月費,因此紛
紛進行自我保護,設法規避可能面對的風險。


防持卡者過度消費

  分析表示,信用卡公司為規避風險而最常用的其中一個方法是,降低持卡者的
信用額,意即減少他們以信用卡簽賬的數額上限。有專家表示,這個做法並不一定
是壞消息,因為他們相信此舉有助防止持卡者過度消費,純粹從經濟角度看,這是
對持卡者的最佳風險管理方法。

  不過,許多持卡者並不知道自己的信用額被削,直至想以信用卡申請貸款購物
被拒時,才知道自己的簽賬能力下降,他們的消費力亦受到直接的打擊。


額度改變影響評分

  令持卡者受到進一步打擊的是,在他們的信用額被降後,信用評分(credit
score)亦受到影響。舉例說,一名持卡者原來的信用額為1萬美元,而他的信用卡
欠款餘額是4000美元,信用卡公司因擔心他的還款能力,於是將其信用額一下子降
至5000美元,在此情況下,這名持卡者的信用卡使用率亦從原來的40%急升至80%,
發卡公司再以此計算他的信用評分,即使用率愈低,評分愈高,相反,使用率愈
高,評分就愈低。在此情況下,該持卡者雖然什麼也沒做,但信用卡使用率卻被大
幅提升,其信用評分亦因此被降。

  分析指出,信用卡持卡者的信用評分被降後,他再以信用卡簽賬及進行貸款
時,就會被迫繳付更高的利率。例如一名持卡者以信用卡貸款2.5萬美元,計劃分
三十六個月還款。若他的信用評分介乎720至850,那麼他的貸款利率會被定為6.4
厘,每月因此需要還款765美元。但若他的信用評分降至690至 719,那麼他的貸款
利率會被調升至7.3厘,每月還款額亦被提升至776美元。若信用評分被進一步降至
500至589,貸款利率會被加至15厘,每月還款就增至866美元。

  按美國貨幣審計局(the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規定,信用卡發卡
公司在改變任何條款前,例如降低信用額等,必須在事前十五天通知持卡者,但他
們毋須解釋有關改變將會對信用評分的影響。

  分析指出,此舉令消費者自行承擔了解新利率變化的責任,因此他們再借貸時
必須注意應繳的利率,否則受害的將是自己。

文章編號: 20080701391005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09 放眼國際 2008-07-01


手續費損零售業


  除了貸款利率外,美國消費者在使用信用卡消費時,其實還繳付了許多無形的
費用,例如他們到油站入油,若以信用卡結賬,發卡公司會向汽油零售商收取被稱
為「交換費用」(interchange fees)的手續費,美國消費者每年為此繳付的金額
就高達500億美元。一名店東就表示,這個收費實際上是「隱藏稅」(hidden
tax),讓信用卡公司從能源危機中直接壓榨金錢。

  「交換費用」最先由Visa和MasterCard訂定及收取,並獲得夥伴銀行的大力支
持。雖然是一項定額收費,但隨着商品價格的上升,有關費用的實際數額亦跟隨上
漲,並最終令零售商的利潤受損,其中以便利店所受打擊最為沉重,因為這些商店
都是經營成本高,但利潤卻極低。

  美國全國便利店協會表示,在2007年,信用卡公司從便利店收取了76億美元的
手續費,比便利店業同年賺到的34億美元盈利還要多近一倍。今年的情況預計將更
嚴重,信用卡公司要向每加侖汽油收取10美仙的手續費,但油站售油的利潤每加侖
只是11美仙。

  為此,美國一些油站已宣布只收現金,不接受車主以信用卡繳付油費,另有店
東計劃後天趁獨立日前夕,在加州舉行示威,抗議信用卡公司手續收費過高。而兩
家最大的發卡公司Visa和MasterCard亦受壓要削減收費。Visa上周已表示,會自本
月18日起對「交換費用」進行結構性修改,駕車人士以信用卡繳付油費,無論數額
多少,每次交易的手續費上限會定在95美仙,並在10月對所有的信貸處理進行全面
的修改。

文章編號: 20080701391005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09 放眼國際 2008-07-01


議員呼籲立法規管


  信用卡公司的許多經營手法,已引起美國各界的關注和不滿。有評論指出,美
國聯邦儲備局近期一再減息以刺激經濟,但信用卡公司卻反其道而行,以各種名義
提升持卡者的貸款利率,就連那些準時償還貸款月費的人士亦未能幸免,直接打擊
民眾的消費意欲。

  面對這個情況,聯儲局近期作出罕有行動,高調批評信用卡公司的經營手法,
指其對消費者不公平,部分甚至有欺騙的成分,並作出建議,要加強對信用卡業的
規管。不過,美國部分國會議員指出,聯儲局的行動過慢,待他們制訂監管規則
後,對大多數消費者來說可能已太遲,幫助亦可能太小,例如聯儲局曾提出要改革
按揭規則,但說了一年,有關提議至今還未能落實。

  此外,這些國會議員指出,聯儲局雖然可以制訂改革規則,但同時亦可取消規
則。因此他們呼籲,應由國會表決法案,對消費者進行保護,並強調目前已有廣泛
的民意基礎,國會內無論共和或民主兩黨,或社會上的眾多消費者組織,均大力支
持立法嚴格規管信用卡公司,相信有關法案一經提出,很快便能獲得通過。

文章編號: 20080701391005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