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4 放眼國際 2009-04-15
小型車撞擊測試證高危 生產陷兩難
面臨艱難時刻的美國汽車製造業,為應付去年油價飆升及近期的金融危機,正
積極發展小型汽車以謀重振銷售。但昨天公布的一個汽車撞擊安全測試報告顯示,
小型車雖節能環保,車價亦較便宜,安全程度卻遠較中型汽車為低,駕駛者須冒較
大的傷亡風險。分析認為,報告結論勢將對小型車的銷售構成打擊,亦令車廠的生
產策略無所適從。
2009年紐約國際車展自上周五起正式拉開帷幕,各大車廠除了大打「節能牌」
外,另一張皇牌就是「小型車」,就連一向愛好高耗油霸氣車型的通用汽車
(GM),今年也推出了全新的「GMC Terrain」小型多功能運動車,與日本廠商展
開競爭;通用和Segway合作發布的一輛兩輪電動雙座小車,也在車展上正式亮相;
而豐田則趁勢推出最新的多功能微型車「IQ」。
車廠發展重要方向
各大車廠爭相推出節能小型車,主要原因是去年汽油價格一度飆升至每加侖超
過4美元,消費者由於抵受不住高油價的壓力,於是開始轉用較節能的汽車,其中
油電混合車雖然耗油量低,但車價卻極昂貴,並非大多數家庭所能負擔;小型車則
因車體較小,車身較輕,因此能減少耗油,車價亦較便宜,於是成為汽車製造商的
一個重要發展新方向。金融海嘯捲起之後,美國經濟陷入嚴重衰退,汽車銷量急速
下降,汽車生產商更加要發展較廉價的汽車以適應消費者減弱的購買力,小型車因
而更受車廠重視。
不過,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IHS)昨天發表報告顯示,消費者購買小型車
雖然可以節省車價和汽油開支,但當發生汽車相撞意外時,亦要付出較高傷亡的代
價。IIHS選擇了三款小型汽車進行相撞擊測試,分別是平治旗下Smart車廠的
Fortwo,本田車廠的Fit和豐田車廠的Yaris,各與同廠的另一款中型汽車迎頭相
撞,結果三款小型車所得評級均是最低的「劣等」(poor rating)。
安全裝置作用有限
IIHS表示,進行撞擊測試的中型車分別是平治C系列汽車、本田Accord和豐田
Camry,在一般人心目中並非重型汽車,與小型車相撞後損毀輕微,但與它們對撞
的小型車卻毀壞嚴重,有的甚至車門飛脫,若駕車者當時身處車內,頭部與大腿將
有極大機會嚴重受傷。該協會指出,縱使小型汽車安裝了特製的安全帶及安全氣
囊,估計亦無法防止駕車者受傷;相反,中型車就算設計欠佳或缺乏安全裝備,但
由於車身已能產生重要的保護作用,與小型車相撞後駕車者受傷的機會亦較低。
車商反駁不符現實
報告發表後,相關的汽車製造商隨即作出反駁,表示IIHS所進行的相撞測試,
在現實生活中出現的機會微乎其微。Smart車廠在美國的主席斯肯布里表示,若按
協會的測試理論選擇汽車,美國人都要駕駛十八輪的重型貨車上路,才能保證安
全。豐田車廠在美國的安全及質量通訊經理萊昂亦表示,協會今次測試是讓兩輛汽
車各以時速四十公里互相迎頭對撞,令小型車實際上是受到時速八十公里的撞擊,
在現實生活中同等猛烈的相撞意外只有0.06%,因此測試根本不能全面反映汽車的
安全情況。
分析指出,節能環保的小型車要面對較高的傷亡風險,其實並非新發現,2007
年的交通意外傷亡統計,便已清楚顯示小型車在交通事故中的死亡率高於其他較大
型的汽車。今次由於油價飆升及金融危機的影響,加上政府挽救汽車業時提出必須
生產節能及環保汽車的規定,迫使汽車製造商朝着生產小型車的方向發展,但撞擊
報告的發表,勢將打擊消費者購買小型車的意欲,令車商陷於進退兩難局面。
文章編號: 20090415391003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14 放眼國際 2009-04-15
提升效能回應需求
對於美國汽車製造商應否繼續生產小型汽車,各方其實有許多不同建議。美國
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IHS)在報告中表示,要令汽車節能環保,造價低廉,同時又
保證駕車者安全,車廠其實可以採取兩項措施,就是降低汽車可行走的最高時速,
以及削減汽車引擎的馬力。該協會指出,現在生產的汽車,其馬力普遍較 1980年
代中期的汽車高出70%,因此完全有條件在削減馬力之餘,又不太影響汽車的性能
表現。不過,沒有任何汽車製造商響應協會的有關提議。
此外,部分專家亦提出建議,表示汽車製造商可以生產車身較輕,但體型較大
的汽車,藉此降低汽車的耗油量,同時又能提高汽車的安全程度。他們表示,若駕
車者前方有數尺長的汽車車身,一旦發生迎頭相撞事故,車身會被壓扁變形,撞擊
力亦隨即被吸收,以確保駕車者不會受到太大的傷害。
這個意見也被部分分析師接受。他們指出,去年當汽油價格上漲至每加侖超過
4美元時,確曾觸發一陣小型車的購買熱潮。但隨着油價的大幅回落,現在每加侖
汽油價格已跌至2美元左右,美國消費者對小型車的需求亦急速下降。分析認為,
現在美國汽車業興起的小型車熱潮,其實是過份喧染其銷售趨勢。美國消費者雖然
要求節能,內心卻不太喜歡小型車,因此並不存在購買小型車的全民運動。基於這
個原因,美國的汽車製造商應該積極提升汽車的效能,增加每加侖汽油的行車距
離,這才符合美國消費者的真正需求。
文章編號: 20090415391004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14 放眼國際 2009-04-15
銷售停滯庫存激增
分析指出小型車不獲美國消費者喜愛,這個觀點其實有數據支持。市場調查公
司Autodata較早前公布的資料顯示,截至今年2月底,本田車廠的小型車 Fit在美
國庫存量多達二萬二千多輛,以當時的銷售速度推算,存量可維持一百二十五天的
銷售。去年7月時,該款小型車的庫存量只能維持九天,相較之下,五十五天至六
十天是美國汽車業正常的庫存天數。
資料顯示,生產其他小型車款廠商情況更為嚴竣,例如豐田的Yaris庫存量可
維持一百七十五天銷售,佳士拿的Dodge Caliber可維持二百零五天銷售,通用汽
車甚至可即時停止Aveo小型車的生產,至明年5月底仍無需擔心缺貨。
這個情況與去年相比,呈現極大差異。去年汽車製造商積極回應消費者停止購
買大型汽車的習慣,紛紛加強生產小型車,其中福特將部分輕型卡車工廠改為生產
小型車,而通用亦在俄亥俄州的工廠增加一條小型車的生產線。去年本田的小型車
Fit一度供不應求,每當有新車運到,幾乎都會在同一天賣出。但現在消費者對小
型車已不感興趣,一名經銷商更表示,三個月來他連一輛Fit也賣不出。
另一方面,美國的汽車的整體銷售卻似乎出現曙光,3月分的銷量雖然持續下
跌,但受促銷措施帶動,上月最後一周的銷量開始出現反彈,而五大汽車製造商在
該月的銷量同比降幅,均低於2月份水平。數據顯示,3月份的轎車和輕型卡車的銷
售年率雖低於九百萬輛,但卻高於2月份的六十八萬九千輛,並是去年9月以來的最
高水平。美國汽車製造商期望通過獎勵措施,可望重振處於二十五年低位的汽車銷量。
文章編號: 20090415391004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