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9 放眼國際 2009-07-01
中國茶缺乏競爭力
茶和茶文化均源自中國,中國亦擁有全球最大的茶葉種植面積,但在茶業出口
貿易上卻一直舉步維艱,在國際上也沒有任何知名品牌,箇中原因值得深究。
中國茶在世界上缺乏影響力和聲譽,導致價格低廉,產、收比例顛倒,每年出
口二點八至三億公斤,佔年總產量的三分之一,但出口平均價只有每公斤1.9美
元,比印度茶價低40%,比斯里蘭卡價低60%,並以銷往非洲第三世界國家為主。中
國茶葉扣除生產、包裝、運等多方面開支後,盈利能力極低。因此中國茶界有句說
法,就是「好茶留給自己喝」,因為國際上賣不到好價錢。
造成這個情況的原因有多種。首先是客戶的消費習慣。在發達國家,消費者以
喝紅茶為主,而中國的紅茶品質低,競爭力較差。其次是宣傳不足。由於缺乏綠茶
消費的文化背景,優質高價的中國綠茶在國外很難銷售。此外,印、斯、肯三大出
口國都設有茶葉理事會,以該類半官方機構到國外進行宣傳,中國卻缺少這種組
織。其三是品牌缺失。中國茶市被形容為「有姓無名」,有姓指有品種,如龍井、
烏龍等,而無名則沒有品牌。中國現有近七萬家茶廠,但總經營額卻不如英國「立
頓」一家。其四是中國出口茶葉品質不過關。發達國家在食品安全方面控制非常嚴
格,但近年中國茶葉卻出現一些農藥殘留問題,影響了其在國際上的聲譽。最後是
政府重視不足。印度、越南等國家均設有茶葉局,負責研究、協調茶葉的生產過程
和政策,但在中國,茶葉產業歸農業部管,下設一個種植業司,底下還有種植業
處,內裏只有一個幹部管茶葉,產業只能依靠產茶地方政府和一些民間組織推動研
究和發展,以這樣微薄的力量,當然無法與其他出口大國競爭。
文章編號: 200907013910063
信報財經新聞P09 放眼國際 2009-07-01
三出口國無一倖免
因嚴重乾旱導致產量下降,令茶農遭受重大損失的情況,在另兩大茶葉出口國 亦同樣發生。
在印度,今年4月的產量就急速下降至一點四四五億公斤,跌幅15%,而頭四個 月的出口量則跌至五千零三十萬公斤,降幅接近20%。
印度茶業局主席班納傑爾表示,隨着持續的乾旱令印度茶葉生產受到打擊,現 在已有人預期今年印度的優質茶葉產量將會減少三千萬公斤。分析指出,今年6月 的降雨不足額高達45%,接着在7月及8月的出現的厄爾尼諾現象將會繼續威脅茶葉 的種植,因此難以寄望今年餘下時間可補償上半段時間的減產損失。
肯尼亞方面,去年第一季便因乾旱及政治動盪而令茶葉產量降至三點五六億公 斤,較前年減少二千三百七十萬公斤。今年首季該國的茶葉生產再次受到乾旱天氣 的打擊,令其產量又較去年同期下降了7%。分析指出,該國6月至7月的較低溫天氣 將無助茶葉的成熟及收穫,肯尼亞全年茶葉產量的前景不容樂觀。
文章編號: 200907013910062
信報財經新聞P09 放眼國際 2009-07-01
乾旱茶價飆升 茶農失收陷困境
國際茶葉價格近期急速飆升,但世界三大茶葉出口國的茶農卻未能從中受惠, 因為導致茶價上漲的原因,是各大產茶國均出現乾旱,令茶農嚴重失收,根本無法 生產茶葉供出售,其中斯里蘭卡更要面對其中東及北非主要客戶經濟收縮、滙率下 跌的問題,進一步加深該國茶農的困難。另兩個茶葉出口大國印度和肯尼亞,亦因 乾旱遭受打擊。
今年以來,世界茶葉生產出現極罕見情況,就是三大茶葉出口國印度、肯尼亞 和斯里蘭卡同時發生嚴重乾旱。在2008年,世界茶葉產量共計三十七點五億公斤, 其中十六點四四億公斤由上述三國生產,佔總產量的44%,而三國的茶葉出口量則 報八點七八億公斤,佔世界出口總額超過一半。基於這個原因,三國一旦因乾旱問 題而減產,必然令到茶葉價格急漲。據統計,斯里蘭卡茶葉價格在國際市場已上升 約25%,肯尼亞茶葉價格亦上張了21%。
斯里蘭卡茶民重創
茶葉價格上漲對茶農來說本是個好消息,因他們的產品可以賣得好價錢,增加 盈利。但因乾旱問題而導致的減產,卻令他們得不償失,其中斯里蘭卡的茶農所面 對情況又特別嚴重及具代表性。自金融危機所引起的全球經濟衰退以來,斯里蘭卡 的茶葉出口即受到初步打擊。但到了去年12月,由於乾旱問題令茶葉出產減少,國 際茶葉買家已逐漸返回斯里蘭卡市場尋求貨源,因為茶葉是世界最重要飲料之一, 市場上仍然存在不少需求。
然而,乾旱問題持續惡化,令產量不斷下降。斯里蘭卡證實,該國今年1月至5 月的茶葉生產較去年同期減少近三千九百萬公斤,從一點四四億公斤至一點零五億 公斤,降幅達21%。斯里蘭卡央行估計,單在今年4月,該國的茶葉出口收益,就從 去年同期的1.047億美元降至5820萬美元,跌幅達44%。由於許多種植公司在上述期 間出現嚴重減產,就算茶葉價格上升,亦未能彌補產量下降的損失。不單如此,該 國不少茶樹叢因嚴重乾旱而枯死,茶農除了收成受到打擊外,還須聘請員工將枯死 茶樹清理,再種上新的茶樹苗,被迫遭受雙重損失。
客戶採購力遭削弱
此外,斯里蘭卡還須面對主要客戶經濟收縮及滙率下跌的問題。在該國出產的 茶葉品種中,以東正教紅茶(orthodox black tea)最為重要,佔其茶葉出口總量 的52%,並控制了全球同類茶葉市場的主導地位。這類茶葉的主要銷售對象是中東 及北非的產油國客戶,但去年底國際油價急跌,令上述茶葉客戶的原油收入大受打 擊,從去年第四季開始便影響到斯里蘭卡的茶葉銷售。與此同對,這些茶葉入口國 貨幣對美元滙率日趨疲弱,令其貿易商難以取得信貸進行採購,進一步迫使他們放 棄到斯里蘭卡市場購買茶業。
茶葉是斯里蘭卡的重要出口商品,該國政府及慈善組織一直非常重視協助茶農 生產茶葉。樂施會曾幫助斯里蘭卡茶農學習種植茶葉新科技,以取得更高的產量, 但今年的乾旱問題,卻令他們愛莫能助。斯里蘭卡的茶葉研究院亦表示,他們早年 把工作重點集中於提高茶葉產量,當時沒有把乾旱視作問題,現在要改變策略,重 點研究培植具有抗旱能力的品種。
抗旱品種需待多年
茶葉研究所所長阿貝辛哈表示,今年初斯里蘭卡茶葉受到霜凍侵害,在清晨出 現結霜,到了日間又變得非常乾旱,他們再沒法預測天氣。研究所目前唯有採用人 工授粉的方法培植變種品種,以對抗嚴峻天氣,但要取得成功,可能需要等待數十 年的時間,斯里蘭卡茶農的艱苦歲月將要持續一段時間。去年上半年國際商品價格 急漲,令斯里蘭卡的茶葉出口賺得破紀錄的12.3億美元收入,現在只剩下美麗的回憶。
文章編號: 20090701391006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