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3 放眼國際 2009-03-02
美年長者被迫工作加重失業壓力
金融海嘯引起的全球經濟衰退,令美國出現一個新的工人階層,就是年齡在六
十五歲以上的年長者。他們由於生活負擔日趨沉重,因此必須繼續工作,以賺取足
夠的收入應付開支。但另一方面,美國失業情況愈來愈嚴重,卻令年長者求職更感
困難,進而增加失業大軍的人數。美國當局現時以「在職培訓計劃」為年長者安排
就業,但承認這並非根治問題的辦法。
隨着生活質素及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現在人們普遍較以往長壽及有活力,縱使
踏入退休年齡,仍然可以工作。唯以往出現經濟衰退時,年長僱員通常不會繼續到
處求職,而是退休回家安享晚年。
裁員人數持續上升
但近期美國經濟急速下滑,許多年長者欲罷不能,因為他們在年輕時任職小型
公司,或是自僱人士,故此沒有完善的退休醫療保健計劃,另一些人雖然參加了退
休投資計劃,但其資產價值卻因股市在金融海嘯衝擊下崩潰而嚴重萎縮。此外,政
府提供的社會保險及醫療補助,並不足以支付按揭及醫療費用,因此不少年長者被
迫繼續工作,賺取收入應付開銷。
不過,隨着公司倒閉和裁員潮的湧現,美國失業人數大幅飆升,勞工部上周公
布的最新失業數字顯示,在截至2月21日的一周,首次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增加了
三萬六千人,達六十六萬七千人,是1982年來的最高水平,而持續申領救人數更激
增十一萬四千人,總數達五百一十一萬人,較去年同期大增86%,並創下歷史新高
紀錄。分析表示,上述數字反映美國勞動力市場疲軟局面仍沒有改變,公司的裁員
人數在未來數月還會增加。
競爭激烈求職困難
在此情況下,美國年長者要尋找工作絕不容易。勞工部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
月美國七十五歲及以上的失業人數上升至超過七萬三千人,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
46%。而年齡在六十五歲及以上年長僱員的失業率則達5.7%,這個比率雖然低於全
國平均數,但卻遠高於以往經濟衰退時的失業率,例如在1981年衰退期間,年長僱
員失業率只有4.3%。
年長僱員失業率高企,部分原因是他們的就業人數在近年急升。六十五歲及以
上仍然工作年長者的人數,從十年前佔整體工作人口的11.9%,升至去年底的
16.8%,而七十五歲及以上仍然工作年長者的升幅更大,從4.7%升至7.3%。
此外,公司倒閉和裁員潮下,大批年富力強的失業人士亦正積極求職,令年長
者面對激烈競爭,更增加後者求職的難度。
由於年長者的市場競爭力不及年輕人,因此要找尋工作,必須依賴政府的支
持,但美國目前只有極少幫助年長者就業計劃。獲撥款4.33億美元的 Senior
Community Service計劃,是美國唯一針對年長僱員的聯邦就業計劃。要取得該計
劃的幫助,申請者必須年滿五十五歲,同時收入不能高於貧窮線以上25%,亦即每
年收入必須低於16250美元。年長求職者會獲安排在非牟利或公共機構內接受在職
培訓,但只能收取聯邦政府提供的最低法定工資,而且每星期最多只能工作二十小
時。該計劃雖然每年為九萬二千名年長者提供工作機會,但仍未及所有合資格申請
者的1%。
非牟利機構任要角
此外,非牟利機構對協助年長者尋找工作亦扮演了重要角色。以總部設在弗吉
尼亞州的Experience Works為例,該組織在全美三十個州向年長者提供二萬個職業
培訓崗位。另一個組織Senior Employment Center每月亦有五百七十人前來尋求協
助。但這些組織承認,它們只提供在職培訓,並非穩定工作,而有薪培訓原則上只
能維持兩至三年,之後年長僱員必須另覓新工作,因此年長者失業問題始終無法根治。
文章編號: 20090302391011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13 放眼國際 2009-03-02
削減福利雪上加霜
年長者生活陷入困難之際,紐約市卻因經濟衰退令稅收下降,要削減給他們的
福利津貼,引起年長者的極大不滿,批評市政府雪上加霜。
金融海嘯令大批企業紛紛倒閉,紐約市的企業所得稅亦大幅減少,其中尤以華
爾街的減幅最影響嚴重,因佔紐約州稅收的20%,預算赤字高達40億美元,因此市
長彭博計劃,削減市內長者部門的預算,今年下降400萬美元至2.85億美元,明年
更進一步減少950萬元。該部門負責維持市內三百個社區中心,為長者提供食物派
發、廉價住屋及取暖津貼等,現在削減預算,將對貧窮年長者的生活造成直接打擊。
此外,紐約州政府亦計劃削減長者的保健開支,以及降低對聯邦補充保險收入
(SSI)的撥款,以應對該州本財政年度130億美元的赤字預算。SSI是用以補助收
入極低甚至沒有收入的年長或殘疾人士,不少受助人士得悉補助可能被削後,猛烈
批評政府可以為金融機構提供數以千億計美元的援助,卻不為長者提供維生的津
貼,令他們根本無法生活下去,計劃發動紐約市內一百三十萬名六十五歲以上的長
者遊行示威,抗議當局的做法。
據紐約市2006年的統計數字顯示,六十五歲及以上的紐約市居民有五分之一生
活於貧窮線以下,較全國平均數高出一倍。此外,美國聯邦政府在去年訂立的貧窮
線標準,即單人每年收入不足10400美元、夫婦每年收入不足14000美元,被指過於
偏低,令許多收入高於此數、但收入仍不足應付生活開支的居民,無法向當局申請
援助。
文章編號: 20090302391011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13 放眼國際 2009-03-02
政府救濟 銀行徵費
裁員潮席捲美國企業,本已令美國人飽受失業率飆升的打擊,他們最近更發
現,當地各大銀行在此困難時刻竟然給他們增加新的負擔,就是在政府發放失業救
濟金時,銀行以各種名目向他們徵收費用。
據美國傳媒報道,A當地已有三十個州與花旗集團、美國銀行、摩根大通等達
成協議,由銀行發出提款卡(debit card),讓失業人士領取失業救濟金,省卻政
府印製支票和郵寄的費用,估計一年可達30萬美元。一些州分的失業人士更只能通
過提款卡領取救濟金。
不過,當失業人士使用提款卡領款時,卻面臨五花八門的收費陷阱,例如在自
動提款機上提款超過一次要收費、查詢結餘要收費、用卡交易要收交易額1%至 3%
的費用,部分銀行規定對透支用戶徵收20美元,甚至投訴也要收費。此外,根據與
各州的協議,部分銀行可利用救濟金存進帳戶和實際動用之間的時間差來賺取利率。
銀行的這些做法引起不少國會議員的質疑,表示已注意到銀行提款卡給失業人
士增加的負擔,希望曾接受政府援助的銀行能自動放棄這些收費。對此,銀行回應
說他們提供的服務為客戶帶來方便,並且有多種途徑讓客戶免費領到救濟金,例如
一次過從一個提款機上提走所有現金、不刷卡消費等。花旗集團更聲稱,只要正確
使用提款卡,將完全不用付費,並說該銀行亦可對失業人士免收費用,但這些費用
必須由政府支付。
文章編號: 20090302391011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