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3 放眼國際 2009-03-13
全球衰退 美航空業一枝獨秀
國泰(293)宣布錄得十年來首個全年虧損,中國民航業大喊正處冬季,歐洲
航空公司亦看淡今年前景。然而,美國航空業今年卻預料可收支平衡甚至錄得盈
利,表現較外國同業佳,更是美國企業紛紛盈利大跌甚至見紅之際的奇葩。究其原
因,原來是因為之前經濟好景時,美國航空公司卻幾經災劫,被迫採取大量削減開
支措施,令它們較其他行業更早準備好衰退環境,可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雷曼兄弟去年9月倒閉觸發金融海嘯前,大部分人仍看好全球經濟不會嚴重且
長期放緩,油價去年7月升至歷史新高,便反映出投資者當時估計全球需求仍會穩
步上升。
提前瘦身「巧遇」衰退
不過,其他行業仍沉醉在經濟向好的憧憬之際,美國航空業卻面臨油價急升的
沉重打擊,為了減輕這項佔整體成本比例約二至三成的開支上升的影響,達美、美
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全美航空(U.S. Airways)、聯合航空等美國各
大航空公司都大規模削減航班,提高票價,主要航空公司至少裁減了二萬六千個職
位,四百多架飛機暫時不投入服務。
諷刺的是,全球經濟剛好急劇惡化,嚴重衰退已成定局,削減航班正好令美國
航空公司的營運規模符合目前經濟環境,而經濟下滑拖累油價下跌,飛機燃料成本
減少,更為美國航空公司帶來額外收益。
去年7月原油價格創歷史高位後一周,美國航空股指數創下當時的歷史新低,
但自此至今升了8%,遠勝標準普爾五百指數同期跌40%。
獨立分析員博伊德指出,美國航空業對全球航空需求下降的預測跟全球航空公
司相若,它們很早便削減航班,只是為了應付高油價,削減航班遇上空運低潮只是
美國航空公司幸運而已。
不對沖燃油避一劫
美國航空業跟各地同業面對的困難一樣,但相對而言,油價起跌對美國航空公
司的影響更大,主要是因為美國航空公司不大喜歡為燃油價格升跌對沖,於是當亞
歐航空公司相對較能抵禦去年的高油價,油價大跌卻造成對沖虧損之際,美國公司
剛好相反,油價急升可即時拖累它們由盈變虧,燃油價格回落的得益遠高於對沖虧損。
西北大學研究院商學院2004年一份研究論文指出,美國航空業幾乎不為燃油價
格訂立對沖合約。就算在去年,美國航空公司依然對對沖燃油價格無動於衷,它們
認為只要美國行內大家一齊不對沖,所有公司便都要面對油價衝擊,因此個別公司
不會因此失利,並認為對沖油價十分昂貴,需要撥出現金作抵押,絕不化算。
聯合、西南航空等去年公布第三季業績出現虧損時,已有分析員指出,虧損大
部分源自燃油對沖,當這筆虧損消失後,航空公司將有盈利。FTN Midwest
Research Securities分析員德爾昌當時說,他估計所有主要美國航空公司今年都
錄得盈利。
美國各航空公司陸續公布上季業績後,雖然大部分都較預期差,但負載率及座
位平均收入都有上升,顯示每班航班的盈利能力改善,分析員在1月及2月把多間航
空公司今年盈利預測上調。
回看過去十年,美國航空業發展十分顛簸,在高油價打擊前,先後經歷廉航革
命、「九一一」襲擊及隨後的恐襲陰霾、禽流感和沙士(SARS)傳染病恐慌等的衝
擊,全行在2001年曾接受美國政府150億美元援助,以應付「九一一」的打擊,不
少主要航空公司曾被迫申請破產保護,甚至接受對手併購。
華爾街和車廠現在紛紛向華府伸手求援之際,航空業卻仍能賺錢,表現傲視所
有其他行業,可說十分罕見。但正如獨立分析員曼恩所說,此一奇景可能再不會再
現。航空業變數十分多,航空燃油顧問安布拉斯特去年曾說,美國大部分航空公司
在燃油價格每加侖2至3美元時能有盈利,但沒人說得準燃料價格會否長期處於低水平。
需求急跌再削航班
原油價格短期內似乎難再升至三位數字,航空公司首要面對的問題始終是空運
需求下降得有多快。最新美國每月航空報告顯示,上月空運量按年減少 13.5%,而
且負載率下降,顯示空運需求減少的速度加快了,盈利較豐厚的國際航線的表現更差。
有見及此,達美宣布,9月起再削減一成航班,美國航空今年削減9%。晨星分
析員阿盧科斯預期,美國航空股不會再跑贏大市,除非航空公司進一步減價,否則
需求短期內不會扭轉跌勢。
文章編號: 20090313391002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13 放眼國際 2009-03-13
歐看淡今年前景
就在國泰(293)周三公布去年錄得虧損之際,歐洲航空公司同日亦傳出不利
消息,而且看淡今年經營前景。
德國漢莎航空周三表示,去年純利大跌64%,至5.99億歐羅(59.3億港元),
較市場預期差,警告今年經營盈利將會再跌。愛爾蘭航空(Aer Lingus)則扭盈為
虧,稅後虧損1.08億歐羅,而且不再預期今年能出現稅前盈利。
商務客戶及一般消費者都削減乘飛機的支出,各大航空公司都要削減開支。漢
莎宣布,今年將削減航班0.2%,漢莎正在收購的奧地利航空則與工會達成協議,削
減二千六百名地勤人員的工時。
不單開支,連機票價格也要削減。有分析員預期,愛爾蘭航空今年票價平均將
下調12%。航空業今年首二個月的經營環境絕不令人鼓舞,漢莎2月客運量下跌
9.8%,負載率減3.3個百分點。
漢莎貨運更是大受打擊,因為德國出口商紛紛減產。法蘭克福機場指出,漢莎
在該機場的客運量上月減少4.8%,但貨運量急跌25.6%。為了節省成本,漢莎已把
貨運搬運員工工時削減,並削減原本有十九架飛機的貨運機隊規模。
文章編號: 20090313391002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13 放眼國際 2009-03-13
中印客運量齊減少
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各地航空公司難免受打擊,包括亞洲航空業。業界曾期
望,亞洲擁有中國和印度這兩大全球經濟增長火車頭,可令亞洲航空公司受惠,但
結果是金融海嘯一到,中印兩國的航空市場跟其他地區一樣嚴重惡化。
中國和印度客運量錄得幾年雙位數字升幅後,去年都開始下跌,航空公司的財
務狀況更是惡劣。
中國空運去年先後受部分省市出現天災,以及當局為舉辦北京奧運而對空運保
安及外國人入境作出嚴格限制所打擊,中國國航(753)、東方航空(670)等內地
航空公司都出現虧損,國航董事長孔棟更形容中國民航業正處於冬季。
印度則因為之前市場競爭太激烈,各公司為求市場佔有率而大幅增加航班,結
果不少航空公司現金儲存減少,去年因油價升而加票價時,又令國內航班客運量大
跌,導致航空公司經營困難。印度第二大航空公司Jet Airways在去年9月至12月一
季錄得21.4億盧比(3.2億港元)虧損。
文章編號: 20090313391002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