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5日 星期四

亞馬遜誓當電子書商一哥

信報財經新聞
P16 放眼國際 2009-03-05


亞馬遜誓當電子書商一哥


  網上書店亞馬遜昨天宣布,推出一套適用於蘋果iPhone和iPod的免費Kindle電
子書閱讀應用軟件,讓蘋果器材用戶縱使沒有亞馬遜的電子閱讀器Kindle,也可訂
購和閱讀亞馬遜銷售的電子書、電子雜誌和電子報刊。分析表示,此舉反映亞馬遜
不單致力發展電子閱讀器的市場,更決心成為電子書零售商一哥。相反,蘋果公司
對電子書市場始終缺乏興趣,無意與亞馬遜競爭。

  亞馬遜昨天推出的應用軟件,可說是完全為蘋果公司的iPhone和iPod用戶而
設,因為該軟件並不能連接亞馬遜自家的Kindle網上商店,而是必須使用iPhone、
iPod或電腦登入蘋果的互聯網應用軟件商店內下載,之後就能通過該軟件,訂購和
閱讀亞馬遜所有二十四萬本電子書籍,還可以用該軟件添加書簽、筆記和重點標記。


上月剛推二代閱讀器

  亞馬遜在上月初剛推出第二代的Kindle電子閱讀器,它與第一代售價同為359
美元,但機身厚度僅九毫米,比第一代薄一半,重量不足三百克,容量卻比第一代
大增,可儲存超過一千五百本電子書,而且電池使用時間更長,充一次電可閱讀四
至五天,還具有升級功能。期間亞馬遜又宣布,已推出一個名為 Whispersyne的功
能,可讓擁有Kindle及蘋果公司器材的用戶將二者配搭應用,意即以其中一方的器
材購買電子書籍後,可以無須繳付額外費用轉移到另一器材上閱讀。

  連串的行動,令不少分析師認為,亞馬遜有感於蘋果推出iPhone和iPod引起熱
潮,有可能成為所有消費者必備的隨身電子器材,於是跟風推出相配合的軟件,希
望從中分享利益。亦有分析認為,輕便手提電腦、iPhone等電子器材可以上網瀏
覽、分享視像內容,市場競爭力遠比只有單色熒幕、只有看書功能的Kindle為高,
而且價錢亦相差無幾,因此亞馬遜推出Whispersyne功能,是為Kindle閱讀器作出
一個對沖下注。

  不過,隨着亞馬遜昨天宣布推出適用於iPhone和iPod的應用軟件,分析師發現
該公司的目標不單止要讓Kindle雄霸電子閱讀器市場,更要成為最大的電子書零售
商。商業顧問公司GiantSteps Media Technology Strategies的主席羅森布拉特表
示,兩月前許多人以為亞馬遜是像奴隸般模仿蘋果公司,但原來他們有着與蘋果公
司完全不同的發展模式,他們確比所有人所想像的更聰明。

視iPhone為輔助器材  分析現在認為,亞馬遜更着重在其網站銷售盡量多的電子
書籍,藉以賺取版稅,同時加強與客戶間的關係,希望通過新推出的應用軟件,讓
未擁有Kindle的客戶在開始訂購電子書籍後,會購買亞馬遜更多其他的數碼產品。
事實上,亞馬遜亦表明,該公司視其Kindle才是真正的電子書籍閱讀器,而iPhone
或iPod等器材只是一個輔助,後者的作用是讓人們在極短的時間內,例如在超級市
場購物後排隊等待付款時,以手機看書或閱報。但當他們需要長時間閱讀時,最終
仍要使用Kindle。

  該公司Kindle業務副總裁弗里德表示,當客戶在沒有Kindle的場合, iPhone
是一個極佳配搭器材,可以暫時解決即時閱讀的問題,但當他們要花數小時閱讀數
碼書籍時,始終要用上只供閱讀之用的器材,如Kindle等。此外,他又表示客戶在
用過iPhone的應用軟件後,將會促使他們購買一個Kindle,因為該閱讀器的電池使
用時間遠比手機長,而且熒幕也較大,更適合閱讀之用。

喬布斯看淡Kindle前景  另一方面,分析認為亞馬遜的最新行動,亦印證了蘋果
公司無意向電子書籍市場發展的情況。蘋果總裁喬布斯曾表示, Kindle的整個概
念從一開始就存在缺點,因為人們現在都不再閱讀,生產只能用作看書的閱讀器,
根本不會有太大市場。《華爾街日報》亦曾引述網上出版公司Rosetta Books的數據
顯示,目前電子書每年的銷售額介乎1500至2500萬美元,相比起出版界的250億美
元營業額,實難相提並論。因此,蘋果積極發展在其網上商店iTune推銷給iPhone
用戶的音樂及錄像,卻讓出電子書籍市場給亞馬遜及其他競爭者,那是非常明顯的
取向。

文章編號: 20090305391007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16 放眼國際 2009-03-05


再掀熱潮吸引競爭


  蘋果總裁喬布斯雖然看淡電子書閱讀器,但電子書市場是否前景黯淡,似乎暫
時難下定論。事實上,自亞馬遜推出第二代Kindle閱讀器以來,電子書再度成為熱
門話題,不單吸引搜索引擎巨擘Google加入市場競爭的行列,華爾街不少財經分析
亦開始看好Kindle,認為可以取得理想盈利。

  Kindle雖然鎖定小眾需求,而且要面對擁有上網及閱讀功能的iPhone、iPod及
輕便手提電腦的競爭,但分析師卻十分看好Kindle衍生出的相關商機。花旗集團分
析師馬哈尼表示,據與Kindle合作的無線網絡營運商公布數字顯示,第一代Kindle
已賣出五十萬部,可帶來1.53億美元的銷售額,不單已足以支持這條產品線,而且
到2010年時,相關的銷售規模會增長至12億美元。《華爾街日報》日前亦報道,分析
估計第二代Kindle今年可望產生3.05億美元的銷售額,粗略估計可為亞馬遜帶來
7000萬美元的獲利。另一分析師斯圖爾德更預期在2012年,該裝置的銷售可達16億
美元,並帶來4億美元純利。

  隨着電子書因Kindle而成為熱門話題,業界對相關競爭產品的注意亦獲得提
高。其中Google Book Search在日前公布了可支援Google Android及iPhone閱讀的
新服務,並將開始販售出版商已電子化的一百五十萬本電子書,而蘋果網上商店除
了亞馬遜剛推出的軟件外,其實早已充斥着各種版本的電子書閱讀軟件。

  目前電子書市場發展所面對的最大障礙,是出版商與零售商未能就電子書的定
價取得協議。亞馬遜現在將電子書一律定價為9.99美元,但不少圖書出版商卻認電
子書的售價不應低於紙本圖書,大大影響了電子書的推廣及普及。

文章編號: 20090305391007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16 放眼國際 2009-03-05


朗讀功能被迫解除


  亞馬遜推出的第二代Kindle雖然功能較第一代大大增強,但亦同時引起美國作
家協會(Authors Guild)的不滿,批評新閱讀器中的「語音朗讀」功能侵害作者
的知識產權,迫使亞馬遜最後要解除有關功能。

  第二代Kindle新增了電腦語音朗讀電子書內容功能,本是一項增值的設置,但
美國作家協會、部分出版商和經紀人卻認為,此舉侵犯了作者的知識產權,讓他們
無法分享潛在獲利商機或極可觀的新市場。美國作家協會總裁艾肯表示,亞馬遜無
權把電子書讀出來,因為音頻權是著作權的衍生權,第二代Kindle的語音朗讀功能
「暗中破壞」了作者在數以十億計美元有聲書市場利潤,並暗示會尋求法律途徑解
決此一問題。

  在強大壓力下,亞馬遜終在上周宣布,解除第二代Kindle語音朗讀功能,讓作
者及出版商自行篩選哪些書籍可以具備朗讀功能。不過,該公司在聲明中強調,他
們相信語音朗讀功能並未侵害著作權,它既不製作副本、不創造衍生著作、亦不發
表聲音演出,對於許多駕駛人士來說,語音朗讀功能會讓他們較為自在。

  雖然亞馬遜在語音朗讀功能的使用上作出讓步,但卻未能平息這項功能會否威
脅有聲書籍市場的爭論。包括美國作家協會內的專家指出,電腦缺乏理解閱讀內容
的能力,不可能提供真人朗讀的戲劇性效果,因此絕大多數人不會願意連續數小時
聽電腦語音朗讀,而是情願聽有聲書籍。此外,出版商可在數碼書上以標示加入特
定的朗讀效果,但專家認為那要花費龐大的時間和成本,還不如請一位真人朗讀。
因此在可見的將來,語音朗讀功能對有聲書市場的威脅相當有限。

文章編號: 20090305391007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