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7 放眼國際 2009-03-16
美仿歐洲補貼法推動太陽能發展
美國太陽能發電遠遠落後於歐洲,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歐洲多國目前採用
的一項補貼政策。由德國率先推出的「可再生能源饋電法」(feed-in-
tariff),規定電力公司須以高於原有發電的收購價格,支付太陽能發電者,以吸
引更多人樂於投資裝設太陽能發電設施。為拉近差距,美國有城市在本月開始引入
歐洲有關補貼政策,藉以推動美國的太陽能發展。
= 美國總統奧巴馬曾在上月底的演說中提及,美國雖然創造出太陽能科技,但
卻在生產技術上落後於德國和日本。有評論隨即指出,若奧巴馬要推動美國的太陽
能市場,應先觀察歐洲國家實行的「可再生能源饋電法」,因該補貼政策對普及太
陽能發電產生積極作用。
高價購買餘電
由德國在1991年率先推出的該法例規定,電力公司必須購買由商業或家庭太陽
能發電者輸入其電網的多餘電力,價格要較傳統發電成本高出四倍。這個補貼政策
由於令太陽能發電者能分享回報,推出後極受歡迎,促使歐洲多國政府跟進,西班
牙、法國、意大利、希臘等國先後批准國民將電力賣給國家,以發展太陽能產業。
經過近二十年的努力,在全球太陽能發電總量中,歐洲就佔了超過80%。而在歐洲
太陽能發電總量中,德國和西班牙兩國又佔了84%。
有感於歐洲國家取得的巨大成功,美國有城市開始引入歐洲的經驗。
佛州率先引入
佛羅里達州蓋恩斯維爾市的領導人經過研究德國的補貼政策後,一致通過推行
同類政策,並自本月起實施。市政府規定,任何居民或商業裝設太陽能發電設施生
產電力,可把用剩的電力以高於該市標準電費一倍的價錢賣給電力公司,並保證這
個價格可維持二十年。
減省龐大津貼
蓋恩斯維爾對推動「可再生能源饋電法」表現積極,原因在於太陽能發電裝置
過於昂貴,若沒有補貼政策,一般市民不會有興趣使用太陽能電力。此外,通過有
關政策,推動太陽能開發的經濟負擔,可從納稅人轉移到其他電力使用者身上,因
為市政府無須像美國其他城市般提供數額龐大的津貼。由於電力公司要以較高的價
格從家庭或商業發電者收購太陽能電力,令電力成本上升,因此在出售電力給其他
用戶時,電費亦要作出調整,平均每月增加74美仙,或等於每戶每月平均電費的
0.5%。
但亦正是為了這個原因,有輿論批評市政府此舉對貧困居民構成打擊。加州一
名檢察部官員表示,貧困居民用了較高比率的收入來支付電力費用,他們沒有能力
裝設太陽能發電設施,無法向電力公司出售多餘電力,但卻要繳付更高的電費,因
此市政府不應以倒退的稅收來支持昂貴的替代能源發展。
仍受廣泛歡迎
由於美國一直沒有積極發展太陽能,因此太陽能發電設備的價格非常昂貴,一
套安裝在屋頂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板價格,就等於傳統發電設施的四倍,令美國太陽
能發電無法普及,發電量佔整體發電量不足1%。
話雖如此,但蓋恩斯維爾的新政策仍然極具吸引力,部分人早在1月底便已預
先安裝太陽能發電設施,爭取第一時間領取津貼,而在政策宣布後數天,就因太多
市民登記,令今年和明年的太陽能電力撥款名額用盡,市政府被迫要暫停接受申
請。除了該市外,電費極高的夏威夷亦希望在今年底推出同類計劃,洛杉磯也要為
太陽能電力引入較高的收購價,加州、華盛頓州和俄勒岡州等多個州份亦計劃訂立
相關法案,反映美國承認沿用的州或聯邦政府獎勵措施無法推動太陽能發展,唯有
借用歐洲的方法。
文章編號: 20090316391001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07 放眼國際 2009-03-16
提前開發 回報初現
歐洲可以在太陽能發電領域取得領先地位,全因歐盟長期對此產業的支持,
並制訂相關法例以作配合。分析認為,由於歐洲提前開發太陽能光伏板
(photovoltaic panel),現已開始得到回報,估計在2020年能省下3000億歐羅的
發電成本。
在補貼政策的刺激下,歐洲不少家庭均已安裝太陽能光伏板,而這些電力設備
幾乎都與所在地電網相連,這樣,每個家庭等於一座小型發電廠,白天家裏耗電量
較低時,通過太陽能所生產的電力可輸送給市電系統,賺取比標準電費更高的回
報。此外,家庭還可用儲存系統把電能儲存起來,到需要時再釋放出來,用以照
明、供暖或製冷等。
由於歐洲的補貼政策,對太陽能發展產生了積極作用,經過近二十年的努力,
歐洲現在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設備市場。
不過,專家指出,這種補貼政策現在需要重新考量,尤其是在西班牙,因為業
界已成功地壓低大型太陽能光伏板的價格。
此外,本月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的一個可持續能源發展會議內,歐盟提出一
個關於再生能源的方案,期望把歐盟地區的太陽能使用量,提高至佔總能源使用量
的15%,其中12%為太陽能光伏板發電,3%為太陽能加熱系統。
對此,歐洲太陽能光伏業產協會發言人表示,若要達成12%光伏板發電的目
標,必須作出更多改變,例如在白天時提供更龐大的電力供應,也要發展更有效率
的電力儲存方式。此外,各成員國政府應採取措施刺激廠商,發展更高級的太陽能
發電設備。
文章編號: 20090316391001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07 放眼國際 2009-03-16
意大利投資前景佳
自去年爆發的金融危機雖然席捲全球,加上油價急速下跌,令再生能源的開
發受到嚴重影響,但意大利仍然看好太陽能發電產業前景,相關投資亦沒有減慢。
意大利目前是歐洲第三大太陽能發電國,排名僅次於德國和西班牙,太陽能發
電量僅佔總發電量約1%。不過,太陽能光伏板產業組織GIFI估計,在政府的獎勵和
歐洲的再生能源目標推動下,意大利的太陽能光伏板潛在產能,可從去年的二百八
十百萬瓦特(megawatts),提升至2020年的一萬六千百萬瓦特。分析認為,這個
計劃極具野心,但同時亦實際可行,因為意大利在2007年通過了「再生能源饋電
法」,保證太陽能發電者在未來二十年內出售的電力,每度可達0.49歐羅,令生產
太陽能光伏板成為投資的安全港。
分析指出,意大利陽光充沛,加上政府對太陽能發電的價格保證,令有關投資
有如政府債券一樣安全,而且回報將會更高。由於當局推出「再生能源饋電法」,
令意大利北部的太陽能光伏板投資回報可達4.5%,南部更達10%,而意大利在2月份
最新推出的二十年定息國庫券,回報率則是5.38%。此外,該國的太陽能光伏板投
資平均可在八至十年內收回成本,是歐洲各國中最快的一員,亦有助投資者說服銀
行,在信貸緊絀的情況下仍給予必須的貸款。
分析表示,歐洲電費持續高企,以及太陽能光伏板的生產成本預期在未來數年
急降,將推動意大利在2010年能實現「光伏發電平價上網」(grid parity),意
即太陽能發電成本與化石燃料等傳統形式發電成本持平。在此情況下,意大利的太
陽能發電將具有與傳統發電形式競爭的能力,進一步增加該產業的吸引力。
文章編號: 20090316391001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