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16日 星期六

收緊沽空措施效果成疑

信報財經新聞
P16 放眼國際 2008-08-15


收緊沽空措施效果成疑


  美國證監機關上月中臨時推出的無擔保沽空(naked short selling)禁令周
二屆滿,而金融股周三在禁令屆滿後首個交易日「剛巧」紛紛下瀉。不過,不少研
究均指出,禁令無助阻止股價下跌,而一些分析則認為,究竟這措施對股市有什麼
影響,最終都不會有定論。

  美國證券及交易委員會(SEC)在7月15日收市後宣布,限制房利美、房貸美等
十九隻金融股的無擔保沽空活動,7月21日開始生效,7月29日宣布延長這項臨時措
施,措施至8月12日深夜11時59分正式屆滿。


兩房股價仍然下跌

  SEC公布這項措施時解釋,無擔保沽空令市場對相關股份進一步失去信心,導
致相關公司股價人為地及不必要地跌至過低水平,而這些公司如果是金融機構,便
會引發金融動盪,加上SEC表示有人可能藉無擔保沽空去操控股價,遂決定緊急推
出禁制措施。

  各界似乎普遍認同,SEC的禁令導致相關股份沽空活動下降。市場資訊公司S3
Matching Technologies表示,在禁令實施期間,這十九隻股份的沽空大減63%。紐
約證交所定期公布的數據顯示,在7月15日至31日期間,十七隻有在他們掛牌的相
關公司沽空未平倉數目減少逾5%【表】。

  然而,SEC的目標是防止這十九隻金融股股價「過低」,加上市場一致相信,
SEC的真正目的是「托市」,不讓相關公司股價進一步下跌,若以此作標準,研究
認為禁令作用不大,甚至起反作用。

  S3指出,自禁令公布後,「重點保護目標」房利美和房貸美股價仍跌20%左
右,標準普爾五百指數同期上升近5%;而美國銀行在整段時期內,其股票沽空活動
增加了,但股價仍能大升逾40%。


研究批評擾亂市場

  瑞士IMD商業學院金融教授布里斯(Arturo Bris)所做的研究則更嚴厲批評
SEC的禁制令。他在周二發表的研究指出,禁令公布後,這十九隻股份的市場質素
較同類美國金融公司的股份差了,跟其他金融股相比,這十九隻金融股市值在7月
21日至8月4日間實際下跌了3.8%,即股東合共損失600億美元。這亦表示,布里斯
認為,禁令阻礙股票的正常價格尋找過程,而非SEC所說的維護價格尋找過程。

  布里斯並指出,沽空活動還有其他因素左右,如相關銀行發行愈多可換股債
券,該公司的股票沽空活動亦會增加。布里斯也質疑,這十九間公司的股票沽空活
動不見得特別猖獗,一些同樣大型而知名的金融公司沽空更活躍,例如Washington
Mutual。


未受保護表現更佳

  《紐約時報》首席金融記者諾里斯(Floyd Norris)撰文指出,受禁令保護而主
要市場是美國的十二間金融機構,股價由禁令宣布之時至周二為止升了23%,但十
間美國最大型而又不包括在SEC禁令內的銀行或經紀行股價同期上升40%。

  諾里斯並指出,這二十二隻股份期內大部分升幅均在措施7月21日生效前出
現,若由21日計起,十二隻SEC禁令下的股份跌了8%,十隻不受禁令限制的股份則
升9%。

  就算是短倉減少這一點,其實也有人質疑禁令是否真的令短倉減少。統計股票
短倉數目時,不可能判斷無擔保沽空等各類型沽空活動的數字。TFS Capital基金
經理紐曼認為,短倉數目減少,是因為不明朗因素增加,令正當的短倉投資者先平
倉,靜觀其變。

  亦有人指出,美股大市氣氛過去一個月確實好轉,投資者自然改為看好大市前
景,亦很自然平掉淡倉。

  諾里斯的文章列出相關公司股價和短倉數目變幅後,更指出短倉數目減少可以
有很多原因,例如沽空者擔心美國政府決心保護多間公司免於倒閉,而非真的因為
沽空變得更困難;甚至可能是期間短倉數目的變化完全不能反映任何現象,因為沽
空投資者有很多不同類別,他們因很多不同原因而沽空。

文章編號: 20080815391005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16 放眼國際 2008-08-15


證監研究永久推行


   打擊無擔保沽空引起市場人士爭論不休,但大家都相信,無論辯論的結果如
何,美國證監部門都會決意推出全方位及永久的措施,打擊沽空者。

  《紐約郵報》周二引述消息人士報道,SEC正全速工作,計劃下月公布永久收緊
沽空活動的措施建議,但細節仍在討論中,而且要敲定最終細節,可能需時數個
月。SEC發言人說,永久措施草擬期將在兩周內展開。

  報道指出,SEC其中一個選項,是直接把上月推出的臨時措施永久化,並擴闊
應用範圍,即沽空投資者必須把相關公司的股票借入後,方可沽空。

  另一個選擇是,沽空者必須在沽空後三天內出示相關股票已借入的證明,否則
便遭SEC罰款。

  SEC主席考克斯上月底已向國會議員表示,SEC已開始制定新守則的程序,考慮
把臨時限制沽空措施推廣至整個金融市場的所有股份,並快將公布建議計劃。

  部分人士支持這項措施。曾任SEC委員、現任律師行合夥人的坎波斯說,SEC不
延長臨時措施有一定風險,因為這十九隻股份中若有一隻期後出現問題, SEC必被
批評未有盡力阻止問題發生。

  一些未有被納入臨時措施內的銀行也有怨言,批評SEC只限制部分金融機構的
股票沽空活動,變相令其餘金融股更易成為沽空目標。

文章編號: 20080815391005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16 放眼國際 2008-08-15


限期屆滿遇壞消息


   SEC限制部分金融股沽空活動的措施本周二屆滿,不少市場人士早已預言,
金融股在措施結束後首天捱沽,而金融股周三確實「不負眾望」下挫。不過,金融
股近幾天確實傳出大量壞消息,究竟是否措施一失效便令金融股下挫,或措施的影
響力有多少,難以判斷。

  十九隻相關股份中,差不多全部均在周三下跌,美國銀行股價下跌7.3%,摩根
士丹利跌5.5%,花旗跌3.9%。標普五百金融分類指數當天下跌3%左右。不過,房貸
美和美林則股價上升。

  美林分析員將花旗、高盛、雷曼兄弟的評級降至跑輸大市,大摩的評級則降至
中性,並把這四家大行的第三季和2008年全年盈利預測下調,指出全球信貸危機惡
化,投資者可能因此對這四間公司的股份避之則吉。

  Oppenheimer & Co.的惠特尼等其他著名銀行股分析員本周較早時已先後下調
華爾街大行的盈利預測,預期各大行將需要為按揭相關債券作出更多撥備。摩根大
通周一則披露,本季至今已錄得15億美元按揭抵押資產的虧損。這些消息都令投資
者相信,信貸危機對整個金融業的打擊並未結束。

  SEC的措施明顯是針對房貸美和房利美股票沽壓強大的問題,但兩房上周公布
的業績都令市場失望,令兩房股價難以造好。

  此外,近一周不斷傳出大行與美國各監管部門就拍賣利率證券(ARS)達成和
解協議,願意回購巨額ARS和繳付罰款,令投資者擔心這令各大行的財務狀況雪上
加霜,亦拖累金融股表現。

文章編號: 20080815391005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