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6日 星期六

擁900億桶石油 北極掀淘油熱

信報財經新聞
P16 放眼國際 2008-07-25


擁900億桶石油 北極掀淘油熱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北極圈擁有豐富能源資源,石油
蘊藏更可足夠全球使用三年,進一步證實北極圈是世上最後一處重要能源開發新地
帶,預料鄰近北極圈的國家及各大石油公司將加快「北極淘油熱」(Arctic oil
rush)的步伐。

  美國地質調查局周三下午發表的研究用了四年進行,研究人員把格陵蘭、挪
威、俄羅斯、美國和加拿大的政府和私人機構的數據整理一次,是全球首份就北極
圈能源蘊藏有如此實質數據和詳細資料的公開研究報告。


可供全球使用三年

  報告指出,北極圈擁有全球逾五分一的未被發現且可勘探石油及天然氣資源,
單是石油便估計有近九百億桶,相等於全球未被發現石油的13%。以全球目前每天
消耗八千六百四十萬桶原油計算,北極圈的石油資源可供全球使用近三年。

  北極圈擁有的天然氣更多,數量相當於全球最大天然氣國俄羅斯的所有蘊藏,
包括一千六百七十萬億方呎天然氣,佔全球未被發現天然氣的30%,以及擁有四百
四十一億桶天然氣凝液(natural gas liquids),相當於全球未被發現天然氣凝
液的20%。

  這些數字只包括以傳統挖井開採的油氣,還未包括儲存在油沙或頁岩內的油
氣,以及其他能源資源。

  北極圈擁有豐富能源資源已非新論說,能源公司目前已在北極圈發現逾四百塊
油氣田,合共擁有四百億桶石油、一千一百萬億方呎天然氣和八十五億桶天然氣凝液。


美俄坐擁最多資源

  石油公司近年加緊開發北極圈能源資源。全球暖化令一些原本是長年冰封的北
冰洋地帶在夏季時也冰川融化,開採北極資源已非癡人說夢,石油巨企早已紛紛勘
探,以趁近年油價急升而大賺一筆。

  荷蘭皇家蜆殼石油今年較早時便以20億美元獲取阿拉斯加一項鑽探石油資源的
合約,英國石油則計劃以15億美元發展阿拉斯加一塊油田,而埃克森美孚去年聯同
加拿大一間石油公司,以6億美元獲得加拿大波弗特海一個項目。

  這次研究一大發現,是北極圈能源資源分布,俄羅斯和美國估計會是「大贏
家」。三分一北極圈石油資源估計在阿拉斯加州以北一帶,另外兩大石油蘊藏地區
則是阿拉斯加和加拿大以北的美亞海盆(Amerasia Basin),以及屬於丹麥的格陵
蘭以東一帶。

  本身已擁有全球最多天然氣的俄羅斯則有望進一步坐大,因為西西伯利亞海盆
和東巴倫支海盆便擁有北極圈三分二天然氣資源,兩處皆為俄羅斯所有(東巴倫支
海盆則可能有小部分屬於挪威),而阿拉斯加以北也擁有不少天然氣。


區內劃界爭抝不斷

  主權爭議是發展北極圈能源資源的一大難題。俄羅斯去年在北極海底插上國
旗,引起美國、加拿大、挪威和擁有格陵蘭的丹麥高度關注,爭相表示擁有北極,
一些國家更加派軍艦在北冰洋巡邏,宣示主權。

  地質局的研究人員則指出,大部分蘊藏其實都十分近岸,這些大陸棚架都早已
有國家聲稱主權,沒有主權爭議。而且,在真正北極附近一帶,估計化石能源資源
不多。

  然而,就算不是遠至北極附近,在陸地附近的海域也有主權爭議。以加拿大為
例,西面與美國就如何瓜分波弗特海有不同意見,東面則與丹麥就一個小島的主權
有爭拗,連帶附近海域邊界線的劃分也有影響,而這兩處都估計擁有大量石油。

文章編號: 20080725391001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16 放眼國際 2008-07-25


多項問題阻礙開採


  美國地質調查局似乎對北極圈能源開發滿懷憧憬,暗示主權爭議等問題對開發
北極圈資源影響其實不大,該局的報告更形容,北極圈可能是全球現存最大、能源
資源未被開發且極具潛質的地帶。不過,也有專家大潑冷水,指出當地的能源很難
開採。

  地質局的報告沒有提及,究竟這些資源需要多少年才能真正運送到市場買賣。
但墨西哥灣和西非洲的離岸水域油田則估計要十年或以上,才能開始開採出石油,
供應給市場。

  地質局的地質學家戈蒂埃也承認,北極圈對全球油產的影響絕不會能跟沙地阿
拉伯相比。

  美國Strategic Economic and Energy Research總裁林奇更表示,地質局的發
現「學術」重要性較實際價值大。他指出,需要極長時間和極多資金,才能開採到
北極圈的資源,而且很多地區都存在主權爭議,因此北極不會如當年加州淘金熱
般,吸引大量人湧往當地發掘石油和天然氣。

  地質局的報告指出,北極圈84%的石油和天然氣在離岸地區。業界專家指出,
這意味石油和天然氣價格需要再顯著上揚,才能令開採當地資源符合成本效益。

  環境問題是另一障礙。蜆殼石油被迫押後阿拉斯加北部一個鑽油項目,理由是
環保團體入稟法院,指控項目危及該處的鯨魚等動物。

  另外,北極圈大部分天然氣似乎均為俄羅斯所有,而目前已擁有最多天然氣的
俄羅斯在國內還有多處氣田還未開發,俄羅斯短期內都不會急於放眼北極圈。而
且,俄羅斯十分抗拒跟外國能源企業合作,這可能阻礙極需要大量資金和高超科技
去開採的北極圈油氣開發工作。

文章編號: 20080725391001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16 放眼國際 2008-07-25


阿拉斯加鑽油惹激辯


  美國地質調查局的報告指出,阿拉斯加州是北極圈最具潛力的石油開採地區,
預料這將加劇美國有關應否撤除北極圈部分地區鑽探石油禁令的辯論,甚至連國會
有關遏止油價升勢的措施也不能通過。

  美國國會正討論打擊石油炒賣的法案,計劃授予監管機關更大的權力,去打擊
石油市場投機炒賣。美國民主共和兩黨都贊成有關措施,但共和黨議員要求,在相
關能源法案附加大量修正案,包括解除離岸石油鑽探禁令。

  這觸怒目前控制參眾兩院的民主黨,兩院民主黨的領袖都表明,不會容許把撤
除石油鑽探禁令討論放上議事日程,而共和黨則極可能以程序手段還擊,阻止參議
院討論全部能源法案,最終令國會在暑假休會前,一項遏抑油價的措施也不能討論。

  美國目前禁止在離岸和位於阿拉斯加的極地國家野外保護區開採石油。民主黨
和環保人士均反對撤除禁令,擔心會危及自然生態,令北極熊等動物失去自然居
所。民主黨並指出,開放禁令不能令油價即時回落。

  民間組織Clean Air Watch說,北極熊等北極圈的動物因為全球暖化和油企入
侵,喪失家園,在北極圈開採石油,將令該帶工業化。

  然而,共和黨批評,市場炒賣只是油價上升的一小部分原因,沒有人能說單靠
打擊炒賣便能有效壓抑油價。

文章編號: 20080725391001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