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4 放眼國際 2008-07-09
退休基金投資商品謀利捱批
國際油價飆升,對美國民生構成嚴重打擊,但退休基金卻從中獲得豐厚回報。
事緣他們改變昔日的穩健投資策略,不再只是購買股票或債券,而是改為投資石油
等商品期貨,以避開通脹風險。但此舉被責人為地提高商品價格,助長投機,為美
國消費者和經濟增長帶來不利影響,並有可能釀成經濟泡沫,造成更大社會問題。
隨着近年美元走軟,油價飆升,通脹加劇,美國許多大型投資機構紛紛購入商
品期貨合約,作為一種防範工具。這些投資機構包括退休基金、投資銀行、私人對
沖基金等。加州公務員退休基金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基金,去年初首次投資11億美
元於石油及其他商品期貨,自此該基金獲得68%的回報。
金額激增成最大戶
另一基金費爾法克斯縣的退休基金亦因購入商品期貨,而在過去十二個月獲得
61%的盈利。受到豐厚收益的激勵,其他退休基金亦爭相購入商品期貨,例如石
油、貴金屬、玉米、鈾及其他重要商品。
分析表示,包括退休基金在內的投資者,自2003年以來大幅增加對商品期貨的
投資,金額從原來的130億美元激增至2600億美元。
以往期貨市場的主要參與者是農民、航空公司、拖拉機公司等,因為他們需要
買賣這些商品實物以供經營業務,但現在金融投資者已取代了他們的位置,成為市
場的主要參與者。分析表示,雖然未知其投資規模,但相信退休基金已成為金融投
資者中的最大戶。
擴大組合爭取回報
過去數十年來,投資商品期貨一直是退休基金的禁忌,因為市場波動大,風險
高,大多數退休基金經理因此傾向投資股票及債券。不過,投資商品可以非常吸
引,因為只有極少限制,又可以用借貸進行買賣,雖然風險高,但若一切順利,可
以帶來極高回報。尤其是在2001年美國股票出現崩潰後,退休基金經理察覺到有需
要擴大投資組合,令投資項目更多元化,爭取比股票有更高回報的投資工具。
過去五年,標準普爾五百指數漲幅約9%,但同期跟蹤原油期貨等大宗商品價格
的標準普爾GSCI指數漲幅則達到19%,兩者回報高下立見。
指望長升長有
與此同時,新的金融產品把交易簡化,容許基金購買商品指數,運作方式有如
由華爾街大行營運的互惠基金,於是更吸引到退休基金入市。
大學捐贈基金、對沖基金及大銀行等其他投資者亦有投資商品期貨,但他們的
投資策略與退休基金存在差別。前者會以交易技巧,就商品價格的起落進行買賣賺
錢,但大多數退休基金則打賭石油及其他商品價格持續上升,希望在長線賺取最大
利潤。部分國會議員擔憂,此舉會令商品價格因期貨合約增加而被人為推高,影響
市場正常運作。
人為抬價影響油市
美國一家投資諮詢機構表示,截至今年3月底,美國投資機構投入能源類商品
的資金為1390億美元,主要投資原油,並估計其中超過一半資金來自退休基金。
批評者指出,退休基金在商品市場大量投資,人為地抬高商品價格,當涉及原
油市場時,就意味油價上漲,進而推動食品價格上升。評論認為,只要能減少期貨
市場的過度投機行為,就可以把油價降到大約每桶65美元水平,不到現在原油期貨
價格的一半。
泡沫爆破損失巨大
此外,商品價格急速飆升,亦引起部分退休基金經理擔憂,市場會出現泡沫,
一旦價格大跌,退休基金或會蒙受巨大損失,造成更大的社會問題。
美國退休基金曾有在股市損手的前科,在2002年受科網股爆破和「九一一」恐
怖襲擊的雙重打擊,資產下跌70億美元,市值蒸發8%,損失非常慘重。基於這個原
因,弗吉尼亞州的退休基金已決定從商品市場撤離。
文章編號: 20080709391005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14 放眼國際 2008-07-09
削減派息股民受損
美國退休基金改變投資策略,放棄股票及債券,部分原因是這些投資工具表現
欠佳。受到信貸危機及經濟放緩打擊,美國許多企業都削減派息,其中又以金融機
構的削減幅度最大。但派息一向被視為最可信賴的收益來源,現在也要削減,退休
基金難免要為自己的投資另謀出路。
據統計,截至目前為止,今年二十隻標準普爾五百指數的金融股中,就有十七
隻削減派息。
分析表示,削減派息通常是各機構最後行使的一着,因為此舉不單損及持股
人,同時亦向市場發出訊息,表示公司出現現金流的問題。
分析指出,派息是公司根據固定的基礎,向持股人提供穩定的收入,同時亦是
許多基金的投資組合中重要的一環,因此削減派息對投資者是極大打擊,因為許多
人視之為最安全的收益來源,能為投資者,尤其是退休人士提供穩固的收入。當汽
油、食品、商品等價格上漲之際,人們更需股票派息來應付開支。
與此同時,有公司代表表示,當公司營運出現虧損時,再要求他們派息是毫無
意義的。持股人現在能做的非常有限,他們只能等待市道好轉,公司出現盈利,然
後收取派息,或是把股票出售,把資金投向其他項目。退休基金的做法,似乎就是
按後一個方向進行。
文章編號: 20080709391006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14 放眼國際 2008-07-09
政界關注尋求限制
退休基金參與商品期貨投資,除了招致金融界批評外,亦引政界關注。有「金
融大鱷」之稱的投資者索羅斯、各航空公司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紛向美國國會施
壓,要求遏抑投機行為。美國民主黨議員希望,下月底前就相關限制措施舉行表決。
眾議院議員斯圖帕克6月23日在一個聽證會上表示,原油期貨市場的過度投機
行為,對美國汽油價格產生了破壞性影響,對整體經濟不利。他和一些議員提出十
多項商品交易限制建議,包括加強對退休基金、投資銀行和其他機構投資者的監管。
參議員利伯曼亦曾提出動議,禁止退休基金和其他大型投資機構參與商品交
易。不過,在公共和私人退休基金表示強烈反對後,利伯曼放棄了有關提議。
亦有部分官員認為,商品價格飆升,不應怪罪於投資者。美國財長保爾森表
示,商品市場需要這些投資者參與,才能令其擴大交易,並讓商品更易流通。
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主席亦說,原油等商品價格飆升,原因是求過於供,與退
休基金等投資者無關。
文章編號: 20080709391006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