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9日 星期二

美房屋供過於求 樓價短期反彈乏力

信報財經新聞
P11 放眼國際 2008-07-28


美房屋供過於求 樓價短期反彈乏力


  美國樓價何時停止下跌,是美國人目前最關心的話題。有分析指國會通過挽救
兩家房屋貸款公司方案,對樓市雖能起到一定推動作用,但樓價跌勢未必就能受到
遏止,而影響樓價升跌的原因其實有很多,例如目前的斷供潮和房屋供應量等。分
析表示,以往有多項歷史基準,可以有效預測還需向下調整多少,樓價才會見底,
甚至反彈至「正常」水平。

  美國財長保爾森上周二出席電視節目時表示,美國樓市很快會進入轉角市,並
開始復甦。他所說的轉角市,是指樓市開始在低位保持穩定,而買家則願意入市。
但其後公布的兩項統計數據顯示,美國樓價跌勢並未停止。美國政府屬下的房屋企
業評估報告指出,5月份的全國平均房屋價格按年下跌了4.8%,若與4月比較,經調
整後的跌幅為0.3%。而美國房屋經紀協會亦在上周四公布,上月的二手樓銷售中位
價較去年同期下降6.1%,至21.5萬美元,降幅是有紀錄以來的第五大。


復甦取決多項因素

  針對美國目前的樓市危機,眾議院和參議院在上周先後通過了挽救樓市方案,
以鞏固兩房財政狀況,並協助數十萬供樓人士免遭收樓厄運。房屋經紀協會表示,
由於方案將向首次置業人士提供信貸,因此有助推動樓市。不過,有分析師認為,
樓市能否復甦取決於多項因素,而短期內這些因素仍處於極脆弱狀態,令樓價反彈
倍覺困難。

  分析指出,要遏止樓價繼續下挫,必須首先阻止目前的斷供浪潮。但隨着經濟
衰退及信貸危機加深,有愈來愈多人因失業、汽油及食物價格急升而陷入財困,結
果無法繳付按揭供款而被銀行收回房屋。銀行大量收回斷供房屋後,變成心急的賣
家,希望在樓價進一步下跌前將物業出售套現。但另一方面,潛在的買家卻不急於
入市,而是等待樓價繼續下滑,之後才以低價買入。美國房屋經紀協會最近一項調
查顯示,接近四分之一潛在買家採取觀望立場,等候房屋跌價。在這個市場信心不
足及供過於求的情況下,美國樓價相信會持續下降。

  第二個問題是美國新屋供應量過大。當樓市在去年陷入停頓時,建築商預期只
是短暫的情況,並沒有停止建造新房屋,結果令未售的新屋數量愈積愈多,遠遠超
過市場需求。


未停建造新屋過剩

  分析指出,由於子女長大後會離開父母獨居、或新婚夫婦要組織家庭、又或夫
婦離異要另覓新居,美國人一直對新屋有需求,以美國目前擁有一億一千一百萬個
家庭計算,每年對新屋的需求增長約達1%,意味新家庭將吸納約一百一十萬間房
屋,正好是目前市場出現過剩的數量。換句話說,縱使建築商即時完全停止建造新
屋,也要等待一年才能解決房屋過剩問題,對樓價反彈構成巨大的阻力。

  美國樓價反彈前景雖然並不樂觀,但有分析師根據兩項歷史基準,推算樓價何
時才能見底。


價格恐再跌近三成

  其一是房屋價格與個人收入的比率。分析指出,樓價之所以飆升,在很大程度
上是因為過往寬鬆的貸款規則,令買家獲得超過他們供款能力的房屋按揭。現在樓
價下跌,其實是要供款逐漸回復至置業人士能負擔的水平。其次,樓價與屋租水平
亦有一定的關係。分析指出,從1983年至1998年,美國供樓的成本與租屋的開支大
致相若,在此情況下,樓價不會下跌。但自2006年起,美國樓價不斷飆升,至今供
樓的成本比租屋高出40%,這樣的樓價無法維持。根據上述兩項歷史基準,分析估
計美國樓價會在2009年至2010年中見底,到時全國平均樓價將較目前低22%至29%,
之後才有望反彈。

文章編號: 20080728391007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11 放眼國際 2008-07-28


建築商陷營運困境


  美國樓價持續下跌,新屋無法出售,令建築商陷入困境。商務部本月中表示,
上月美國獨立新屋動工量較去年同期下跌5.3%,創下十七年來新低。全國住屋建築
協會亦表示,衡量建築商信心的指數從6月份的18點跌至7月份的16點。指數低於50
點,就表示持悲觀態度的建築商多於樂觀的建築商。

  由於市道欠佳,美國許多小型房屋建築商被迫倒閉,大型建築商則面對巨額虧
損。以加州為例,6月份的新屋動工量較去年同期下跌了44%,5月份的新屋銷售急
跌了51%,房屋銷售中位價亦下滑了14%,至37.9萬美元。其中洛杉磯的情況更嚴
重,5月新屋動工量急跌79%,房屋銷售中位價下降23%,至 40.9萬美元。

  在此情況下,洛杉磯一家建築商Ryland Group Inc.在第二季就錄得2.42億美
元的虧損,比市場預期高七倍。另一家建築公司Barratt American亦要裁員,從原
來的一百四十人減至四十人。其他建築商則被迫削價出售已建成新屋,並大幅減少
新屋建築量。

  當地業界表示,融資是他們所面對的最大問題,銀行刻意收緊貸款規則,令他
們難以取得開發資金。目前約有三十家建築商每兩星期在聖迭戈開會一次,商討諸
如銀行削減已動工項目的融資問題,並嘗試找出解決辦法。

文章編號: 20080728391008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11 放眼國際 2008-07-28


割價拍賣 加速交易


  雖然美國樓市極其疲弱,但亦有公司能逆境創造佳績。一家名為Beazer Homes
USA Inc的房地產公司,本月中就在七十五分鐘內將新澤西州大西洋海岸的二十六
座海濱高級住宅賣出,靠的是建築商及私人業主割價求售物業。

  評論指出,美國拍賣房屋目前已不是銀行的專利,許多交易是因房屋建築商為
了減少存貨,或是部分業主再無法負擔供樓的開支,於是委託房地產公司代為將房
屋拍賣,此舉亦反映了美國樓市低迷的嚴重情況。而Beazer出售的上述房屋,在拍
賣前每間叫價40萬到85萬美元之間,但最後的成交價則降至30萬至 70萬美元,比
原價減少了10萬美元以上。房地產公司表示,若按傳統的方式出售該批房屋,可能
要花上一年多的時間。

  雖業出售房屋的業主,並不一定能在拍賣中獲利,甚至有時拍賣所得款項,比
他們在樓市高峰期買屋所付資金更少,但房屋的拍賣方式,已被證明是一種建築商
和焦慮的業主都願意接受的出售房屋解決辦法。據全國拍賣商協會表示,去年通過
拍賣而獲得的房屋銷售額接近169億美元,同比增加了約5%,較2003年的 115億美
元更是激增了47%,而私人住宅房屋的拍賣,亦已成為拍賣業中增長最快的部分。

文章編號: 20080728391008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