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6日 星期二

BBC獨享牌照費歲月即將終結

信報財經新聞
P17 放眼國際 2009-06-16



BBC獨享牌照費歲月即將終結



  受經濟不景及廣告收入大跌影響,商業價值一向不高的地區新聞及兒童節目在 英國電視幾近消失。英國政府基於公眾利益考慮,計劃在今天提交的報告中作出建 議,從英國廣播公司(BBC)現時獨享的牌照費中抽出1.3億鎊,撥給另一電視台 ITV製作地區新聞。若計劃獲得落實,將對地區報章及其他傳媒組織帶來莫大好 處,但對BBC則構成損害,該公司高層因此明言反對。

  BBC的財政來源並非電視廣告收入,而是公眾所繳交的電視牌照費。按英國政 府規定,每個安裝了彩色電視的住戶,每年需繳交142.5鎊,令全年的牌照費總收 益高達36億鎊,全歸BBC運用。有了這個豐厚的財政保護傘,BBC就可以無須顧及商 業競爭壓力,嚴謹地製作電視節目,令社會各階層得益。


「上切」預算1.3億鎊

  不過,BBC獨享龐大電視牌照費的美好日子可能快要到頭了,因為英國通訊部 長卡特勳爵(Lord Carter of Barnes)今天向內閣提交的白皮書「數碼英國」 (Digital Britain)將提出建議,從BBC的預算中「上切」(top slicing)1.3億 鎊予財政受壓的ITV及其他節目製作公司,其中1億鎊用作支付獨立公司製作地區新 聞節目,然後供ITV播放,另一外3000萬鎊則供製作時事節目,讓電視或互聯網用 戶收看。

  此外,白皮書亦會建議撥出部分現金,協助ITV或另一電視台Channel 4製作兒 童節目,例如Horrid Henry或Jungle Run等。卡特勳爵又作出呼籲,讓BBC旗下的 商業分支BBCWorldwide與Channel 4部分合併,以解決後者的長期生存能力問題。

  英國政府之所以有此計劃,是因為隨着經濟環境日趨惡化、互聯網的加入競 爭、以及廣告收入的不斷下降,令英國商營電視台面對愈來愈大的壓力。為掙扎求 存,商營電視台被迫停播商業價值不高的節目。以ITV為例,該電視台正逐步放棄 其多年來的公共服務責任,已幾乎全面停播地區新聞節目,而兒童節目亦愈來愈變 得微不足道。

  在此情況下,英國政府擔憂當地的商業電視台終有一天要面臨倒閉厄運,令 BBC成為唯一的公共廣播機構,電視觀眾從此喪失選擇。因此在維護公眾利益的前 題下,英國政府要盡一切努力保護BBC以外的媒體,並維持地區新聞報導及其他商 業價值較低的電視節目。而將牌照費慷慨地與其他媒體分享,似是唯一的辦法。


商業運作遭遇困難

  若計劃得以落實,對願意為ITV提供地區新聞消息的當地報章及其他傳媒來說 當然是個好消息,因為可以分享上億鎊的公共撥款。而對Channel 4來說,此舉亦 是一個重大勝利,因為該電視台一直表示需要額外的津貼以製作地區新聞及時事節 目,其總裁鄧肯長期遊說政府提供公共援助。

  Channel 4其實也是公營廣播機構,該電視台成立的目的是鼓勵小眾及實驗性 製作,節目全部外判,製作費由廣告收入支付。因為要做到自負盈虧,其運作形式 與其他商業廣播機構相似,故此非常重視收視率及依賴廣告收入,在目前的經濟環 境下,這種營運模式肯定要面對重大困難。


遊說展開公眾諮詢

  另一方面,BBC對政府的計劃則有極大抵觸情緒。當有關消息曝光後,電視台 的監管機構BBC Trust一名發言人引述其主席萊昂斯在上月的發言表示,英國電視 用戶繳付牌照費,是相信有關款項只資助BBC的服務及節目內容,若有人在半途突 然改變了牌照費的用途,這將被視為不守信及破壞合約。電視台高層亦對政府發動 遊說攻勢,要求向付費用戶展開公眾諮詢,探明他們的真實意願。此舉將令「上 切」牌照費行動至少拖延至下次大選,到時才再讓新政府重頭決定款項的最終去向。



文章編號: 200906163910068



信報財經新聞
P17 放眼國際 2009-06-16



財政吃緊削減開支



  BBC雖然有龐大的電視牌照收費支持,但近年該公司一直處於財務吃緊的狀 況,要裁員、削減開支、甚至出售物業以維持收支平衡。

  英國傳媒報道,BBC總裁湯普森和其他公司高層在上周初召集超過一百名電視 台、新聞節目和電台「名嘴」舉行閉門會議,說明公司所面臨的財政壓力,並宣布 減薪決定。根據計劃,年薪超過10萬鎊的高收入職員及「名嘴」在與BBC續約時, 他們的薪酬將被削減至少25%,幅度最高的更達40%。

  其實早在3月下旬,湯普森便曾表示,BBC要在未來三年內實施削減開支4億鎊 的計劃,主要對財政預算進行「溫和」的調整,一方面減少一些明星級員工薪金, 另方面要推出凍結近一萬八千名員工的工資和分紅計劃。他又表示,BBC將努力保 護員工的工作崗位,避免大規模裁員。不過,BBC此前已宣布了裁員一千二百人的 計劃。

  湯普森在上月接受訪問時表示,削減開支是為了協助公司實現財政收支平衡, 並且透露已與部分員工達成減薪協議。該公司的一名發言人亦說,沒有機構能對目 前的經濟衰退大環境免疫,因此他們必須設法削減開支。

  除此以外,BBC為彌補財政缺口,在2月亦被傳要出售位於倫敦西部的「電視中 心」總部大樓。2005年3月,英國政府公佈了對BBC進行改革的計劃,雖然允許該公 司在2016年前仍可向用戶收取電視牌照費,但作為附加條件,BBC必須在節目質量 上有所突破。今年1月,英國政府制定的電視牌照費標準低於通脹率,令湯普森計 劃為BBC在這段時期籌措的資金,出現了20億鎊的缺口。



文章編號: 200906163910069



信報財經新聞
P17 放眼國際 2009-06-16



操守醜聞損害形象



  BBC得電視牌照費的庇蔭,一直成為英國廣播業中立及嚴謹的典範。不過,該 公司近年卻接連傳出偷賣廣告、節目做假等醜聞,令電視台形象大受損害。

  按BBC的編輯原則規定,該公司不允許在節目中出現廣告,以保持立場不受影 響的超然地位。但當地傳媒在2006年揭露,BBC其實已偷偷賣廣告。《倫敦時報》曾 在報道中表示,一些公司可以花4萬鎊在該電視台的節目中展示自己的廣告,另有 五十家公司已通過一些廣告經紀公司簽約,在BBC刊登廣告,方式是在其網站和電 視頻道上展示產品。此舉令當地傳媒質疑BBC的獨立和公正性。

  到了前年,BBC節目製作的嚴謹性又因接連傳出造假而惹起爭議。BBC因3月份 在一個兒童遊戲節目中造假,被英國通訊管理局批評嚴重違反廣播事務守則,判處 罰款5萬鎊,是電視台歷來受到最嚴厲的懲罰。七月中電視台在介紹英女皇紀錄片 的宣傳片段內又表示,英女皇因不滿一名攝影師對她衣著的評語,當場拂袖而去。 但其後證實完全沒有發生此事,白金漢宮向BBC作出投訴,電視台須向女皇道歉。

  女皇事件發生後,BBC進行了一次內部調查,檢查之前兩年內的所有節目,結 果發現再有七個節目出現造假情況,全部都是電話遊戲節目,其中三個是與慈善團 體合辦的籌款活動,造假情況包括由製作人員假扮觀眾,致電答題成為得獎者,另 一情況是假造得獎者姓名及身分。業內人士表示,BBC連番鬧出醜聞,最大原因是 大量年輕又有野心的製作人員對電視台操守指引視若無睹。



文章編號: 20090616391007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