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財經新聞
P13 放眼國際 2009-06-24
澳洲葡萄酒業陷入危機急謀改革
澳洲葡萄酒近年在國際市場的銷售雖取得驕人成績,市場佔大率不斷擴大,但 平均價格愈賣愈低,以至業內人士表示已無法維持,再加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導 致澳洲葡萄酒出口多年來首次出現下降,因此必須重整行業及減產,重新建立品牌 形象,以推高售價,令澳洲葡萄酒恢復盈利能力。
澳洲雖自1788年首批西方移民遷居當地後便開始出產葡萄酒,但直至1980年代 後期,絕大多數產品仍然寂寂無聞,主要只供本土消費。其後部分企業家及政府官 員察覺到英國及美國市場對葡萄酒的需求日益增加,於是積極發展葡萄酒以供出 口。在此期間,澳洲酒農獲得政府的稅務獎勵,葡萄園及釀酒廠迅速湧現,而出口 量從1999年至2007年亦大幅增加了超過三倍,令澳洲一躍成為世界第四大葡萄酒出 口國。
海外售價大幅下跌
出口銷量雖然急速上升,但澳洲葡萄酒業卻並未因此得益,反而感到行業的生 存備受威脅,因為其產品的售價持續滑落。數據顯示,澳洲去年每公升葡萄酒的海 外平均售價,較十年前下降了約25%,業內不少人士表示,這個價格根本不足以收 回成本。此外,澳洲葡萄酒面對市場競爭和消費者的口味轉變,去年的總出口量亦 下跌了9%,是十年來的首次。因此有業內人士驚呼,澳洲葡萄酒已陷入危機,必須 盡速救亡。
導致澳洲葡萄酒平均售價下降的原因,英國與美國市場略有不同。在英國,澳 洲葡萄酒的銷量增加得極其迅速,在2004年便超越法國及意大利取得銷售排行榜的 首位,但它的成功是依靠少數幾家大型超級市場的幫助。這些超市控制了澳洲葡萄 酒在英國85%的銷量,因此可以運用其影響力強迫澳洲產品降價。此外,其他新世 界葡萄酒如智利、阿根廷和南非產品的加入競爭,亦令澳洲葡萄酒受到進一步壓 力。據統計,澳洲葡萄酒過去十年在英國的銷量上升了超過一倍,但每公升的平均 價格卻從1999年的4.36澳元下降至現在的2.95澳元。
美國市場方面,澳洲葡萄酒由於在1990年代後期受到以Robert Parker為首的 著名評酒人所推介,尤其是Parker對其中一個品牌Shiraz大力讚賞,令其銷量急 增。但其後無論傳媒、入口商或美國的酒評人均陷於疏懶,沒有再向大眾介紹澳洲 的葡萄酒,令美國消費者在澳洲高級葡萄酒中只認識一個葡萄品種和一個產區,並 視其餘的葡萄酒為廉價產品,令其無法以符合酒質的價錢銷售。此外,澳元兌美元 滙率從2002年到去年上升了一倍,亦令許多出口到美國的澳洲葡萄酒盈利受到侵 蝕,加深了對澳洲產品的打擊。
減產兩成建立品牌
基於這個原因,澳洲葡萄酒業表示現在必須進行改革,對行業進行重整,將產 量下降20%,才能維持盈利局面,因為從長遠角度看,行業規模較小、產量較低, 才可保持較高的質量和價格。但此舉將令許多較小型的釀酒廠被淘汰或被吞併。事 實上,由於生產過剩、出口下降和經濟不景,澳洲西南部不少葡萄酒種植商已紛紛 廉價轉讓葡萄園,在西澳重點葡萄酒產區中,截至本月初便有三十八座葡萄園與酒 廠掛牌出售。這些葡萄園和酒廠東主將面臨慘重損失,因為在葡萄酒行業興盛時 期,每公頃葡萄農地售價約7萬澳元,現在則售4萬澳元,而且價格仍在繼續下跌。
亞洲市場重要參考
澳洲葡萄酒業改革後面對的最大挑戰,是如何說服英、美消費者接受澳洲可以 生產質量較高、價格較貴的葡萄酒。事實上,在品牌效應沒有那麼強烈的亞洲市 場,澳洲葡萄酒的銷售及價格明顯較英、美市場理想。例如澳洲出口到中國的葡萄 酒,就從2000年的五十萬公升增加至目前的一千九百萬公升,而去年的每公升平均 售價則維持在4.23澳元,遠高於英國同期的2.91澳元和美國的3.22澳元。此外,澳 洲葡萄酒在日本和新加坡的售價,每公升平均亦高於5澳元。當地業內人士表示, 在他們為澳洲葡萄酒重新定位時,這些數據均是重要的參考。
文章編號: 200906243910006
P13 放眼國際 2009-06-24
澳洲葡萄酒業陷入危機急謀改革
澳洲葡萄酒近年在國際市場的銷售雖取得驕人成績,市場佔大率不斷擴大,但 平均價格愈賣愈低,以至業內人士表示已無法維持,再加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導 致澳洲葡萄酒出口多年來首次出現下降,因此必須重整行業及減產,重新建立品牌 形象,以推高售價,令澳洲葡萄酒恢復盈利能力。
澳洲雖自1788年首批西方移民遷居當地後便開始出產葡萄酒,但直至1980年代 後期,絕大多數產品仍然寂寂無聞,主要只供本土消費。其後部分企業家及政府官 員察覺到英國及美國市場對葡萄酒的需求日益增加,於是積極發展葡萄酒以供出 口。在此期間,澳洲酒農獲得政府的稅務獎勵,葡萄園及釀酒廠迅速湧現,而出口 量從1999年至2007年亦大幅增加了超過三倍,令澳洲一躍成為世界第四大葡萄酒出 口國。
海外售價大幅下跌
出口銷量雖然急速上升,但澳洲葡萄酒業卻並未因此得益,反而感到行業的生 存備受威脅,因為其產品的售價持續滑落。數據顯示,澳洲去年每公升葡萄酒的海 外平均售價,較十年前下降了約25%,業內不少人士表示,這個價格根本不足以收 回成本。此外,澳洲葡萄酒面對市場競爭和消費者的口味轉變,去年的總出口量亦 下跌了9%,是十年來的首次。因此有業內人士驚呼,澳洲葡萄酒已陷入危機,必須 盡速救亡。
導致澳洲葡萄酒平均售價下降的原因,英國與美國市場略有不同。在英國,澳 洲葡萄酒的銷量增加得極其迅速,在2004年便超越法國及意大利取得銷售排行榜的 首位,但它的成功是依靠少數幾家大型超級市場的幫助。這些超市控制了澳洲葡萄 酒在英國85%的銷量,因此可以運用其影響力強迫澳洲產品降價。此外,其他新世 界葡萄酒如智利、阿根廷和南非產品的加入競爭,亦令澳洲葡萄酒受到進一步壓 力。據統計,澳洲葡萄酒過去十年在英國的銷量上升了超過一倍,但每公升的平均 價格卻從1999年的4.36澳元下降至現在的2.95澳元。
美國市場方面,澳洲葡萄酒由於在1990年代後期受到以Robert Parker為首的 著名評酒人所推介,尤其是Parker對其中一個品牌Shiraz大力讚賞,令其銷量急 增。但其後無論傳媒、入口商或美國的酒評人均陷於疏懶,沒有再向大眾介紹澳洲 的葡萄酒,令美國消費者在澳洲高級葡萄酒中只認識一個葡萄品種和一個產區,並 視其餘的葡萄酒為廉價產品,令其無法以符合酒質的價錢銷售。此外,澳元兌美元 滙率從2002年到去年上升了一倍,亦令許多出口到美國的澳洲葡萄酒盈利受到侵 蝕,加深了對澳洲產品的打擊。
減產兩成建立品牌
基於這個原因,澳洲葡萄酒業表示現在必須進行改革,對行業進行重整,將產 量下降20%,才能維持盈利局面,因為從長遠角度看,行業規模較小、產量較低, 才可保持較高的質量和價格。但此舉將令許多較小型的釀酒廠被淘汰或被吞併。事 實上,由於生產過剩、出口下降和經濟不景,澳洲西南部不少葡萄酒種植商已紛紛 廉價轉讓葡萄園,在西澳重點葡萄酒產區中,截至本月初便有三十八座葡萄園與酒 廠掛牌出售。這些葡萄園和酒廠東主將面臨慘重損失,因為在葡萄酒行業興盛時 期,每公頃葡萄農地售價約7萬澳元,現在則售4萬澳元,而且價格仍在繼續下跌。
亞洲市場重要參考
澳洲葡萄酒業改革後面對的最大挑戰,是如何說服英、美消費者接受澳洲可以 生產質量較高、價格較貴的葡萄酒。事實上,在品牌效應沒有那麼強烈的亞洲市 場,澳洲葡萄酒的銷售及價格明顯較英、美市場理想。例如澳洲出口到中國的葡萄 酒,就從2000年的五十萬公升增加至目前的一千九百萬公升,而去年的每公升平均 售價則維持在4.23澳元,遠高於英國同期的2.91澳元和美國的3.22澳元。此外,澳 洲葡萄酒在日本和新加坡的售價,每公升平均亦高於5澳元。當地業內人士表示, 在他們為澳洲葡萄酒重新定位時,這些數據均是重要的參考。
文章編號: 200906243910006
信報財經新聞
P13 放眼國際 2009-06-24
減縮產量成效未彰
正當澳洲葡萄酒業計劃減產以提高質量和改善品牌形象之際,當地便因去年的 高溫天氣和山火襲擊,令葡萄產量下降,進而影響到出口。但澳洲釀酒商協會表 示,去年的減產仍然不夠,業內人士計劃向政府申請財政援助,縮減行業規模。
據澳洲釀酒商協會(WFA)日前發表報告顯示,該國今季的葡萄收成共計一百 七十萬噸,較去年同期下降了7%,但有關數量仍高於每年供本銷及出口的一百四十 五萬噸葡萄酒。協會行政總裁斯特羅恩表示,葡萄產量下降是個好跡象,意味釀酒 廠正嘗試減產以符合市場需求,並希望未來數年的葡萄產量繼續下降。
不過,斯特羅恩承認減產的數量並不足夠,因為以現在的收成計算,估計今年 澳洲葡萄酒產量亦會出現二十五萬公升的過剩。他表示,行業的中期挑戰是要縮減 該國十七萬二千公頃的葡萄農地面積,令葡萄酒的產量下降20%。在葡萄農地面積 縮減前,葡萄種植商將繼續受壓。
由於減產未能即時達到目標,澳洲葡萄酒行業團體,包括WFA等計劃聯合採取 行動,向政府請求財政支援,協助部分葡萄種植商及釀酒商脫離葡萄酒業。葡萄酒 協會高層職員亨利表示,行業團體正在擬定改革議程,初步定於七或八月向政府提 出申請。他們認為,澳洲葡萄酒業的發展需要一個整合縮減,但必須是有責任的精 簡,而現在正是政府伸出援手的關鍵時刻。亨利表示,澳洲葡萄酒業作為一個整體 已取得了成功發展,但他們亦需要政府的更多投資。
文章編號: 200906243910007
P13 放眼國際 2009-06-24
減縮產量成效未彰
正當澳洲葡萄酒業計劃減產以提高質量和改善品牌形象之際,當地便因去年的 高溫天氣和山火襲擊,令葡萄產量下降,進而影響到出口。但澳洲釀酒商協會表 示,去年的減產仍然不夠,業內人士計劃向政府申請財政援助,縮減行業規模。
據澳洲釀酒商協會(WFA)日前發表報告顯示,該國今季的葡萄收成共計一百 七十萬噸,較去年同期下降了7%,但有關數量仍高於每年供本銷及出口的一百四十 五萬噸葡萄酒。協會行政總裁斯特羅恩表示,葡萄產量下降是個好跡象,意味釀酒 廠正嘗試減產以符合市場需求,並希望未來數年的葡萄產量繼續下降。
不過,斯特羅恩承認減產的數量並不足夠,因為以現在的收成計算,估計今年 澳洲葡萄酒產量亦會出現二十五萬公升的過剩。他表示,行業的中期挑戰是要縮減 該國十七萬二千公頃的葡萄農地面積,令葡萄酒的產量下降20%。在葡萄農地面積 縮減前,葡萄種植商將繼續受壓。
由於減產未能即時達到目標,澳洲葡萄酒行業團體,包括WFA等計劃聯合採取 行動,向政府請求財政支援,協助部分葡萄種植商及釀酒商脫離葡萄酒業。葡萄酒 協會高層職員亨利表示,行業團體正在擬定改革議程,初步定於七或八月向政府提 出申請。他們認為,澳洲葡萄酒業的發展需要一個整合縮減,但必須是有責任的精 簡,而現在正是政府伸出援手的關鍵時刻。亨利表示,澳洲葡萄酒業作為一個整體 已取得了成功發展,但他們亦需要政府的更多投資。
文章編號: 200906243910007
信報財經新聞
P13 放眼國際 2009-06-24
擺脫傳統創新釀酒
與許多新世界葡萄酒一樣,澳洲以革命性的技術釀製葡萄酒,成功搶佔不少國 際市場。面對這個挑戰,歐洲的葡萄酒仍然堅持以傳統方法釀酒,藉以保護高級葡 萄酒的市場。
澳洲葡萄酒並沒有遵循歐洲的傳統觀念,認為能夠保存愈久就是愈好的酒,在 釀酒時致力擺脫品種、土壤、葡萄園向陽度與傳統釀酒法的束縛,積極尋求展現澳 洲酒的濃郁果香、花香橡木芬芳。在這個思維下,澳洲人釀酒的方式亦變得非常自 由,例如橡木桶可以用添加橡木木精、或用火烤過的橡木木屑浸泡在葡萄酒來代 替,這樣既縮短葡萄酒釀製時間,又降低成本,但仍能擁有橡木味。
這明顯是挑戰歐洲傳統釀酒造法,不論酒質是否優越,市場銷量就證明它是成 功的,因為生產成本較低廉,消費者亦接受。但歐洲傳統釀酒商卻不以為然。本月 初,歐盟委員會在業界的強力遊說下,終於撤回准許調和紅、白葡萄酒方式製造 「粉紅酒」(rose wine)的計劃。
每年世界各地釀制的粉紅酒約達二十二億公升,其中90%是通過葡萄皮浸泡法 (maceration)釀制而成。它的酒質與紅酒很不相同,通常如白酒般爽口,但同時 又擁有介乎白酒和紅酒間的色澤。而新世界葡萄酒則多採用調和紅、白酒的方式製 造粉紅酒,方法是以白酒為基底,加入3%到5%的紅酒調色,調制出來的酒有粉紅酒 的色澤,但口感與香味則截然不同。歐洲傳統業者認為,這種做法將令葡萄酒工業 化,損害傳統粉紅酒的形象,因此向歐盟委員會施加壓力,迫令禁止。
文章編號: 200906243910008
P13 放眼國際 2009-06-24
擺脫傳統創新釀酒
與許多新世界葡萄酒一樣,澳洲以革命性的技術釀製葡萄酒,成功搶佔不少國 際市場。面對這個挑戰,歐洲的葡萄酒仍然堅持以傳統方法釀酒,藉以保護高級葡 萄酒的市場。
澳洲葡萄酒並沒有遵循歐洲的傳統觀念,認為能夠保存愈久就是愈好的酒,在 釀酒時致力擺脫品種、土壤、葡萄園向陽度與傳統釀酒法的束縛,積極尋求展現澳 洲酒的濃郁果香、花香橡木芬芳。在這個思維下,澳洲人釀酒的方式亦變得非常自 由,例如橡木桶可以用添加橡木木精、或用火烤過的橡木木屑浸泡在葡萄酒來代 替,這樣既縮短葡萄酒釀製時間,又降低成本,但仍能擁有橡木味。
這明顯是挑戰歐洲傳統釀酒造法,不論酒質是否優越,市場銷量就證明它是成 功的,因為生產成本較低廉,消費者亦接受。但歐洲傳統釀酒商卻不以為然。本月 初,歐盟委員會在業界的強力遊說下,終於撤回准許調和紅、白葡萄酒方式製造 「粉紅酒」(rose wine)的計劃。
每年世界各地釀制的粉紅酒約達二十二億公升,其中90%是通過葡萄皮浸泡法 (maceration)釀制而成。它的酒質與紅酒很不相同,通常如白酒般爽口,但同時 又擁有介乎白酒和紅酒間的色澤。而新世界葡萄酒則多採用調和紅、白酒的方式製 造粉紅酒,方法是以白酒為基底,加入3%到5%的紅酒調色,調制出來的酒有粉紅酒 的色澤,但口感與香味則截然不同。歐洲傳統業者認為,這種做法將令葡萄酒工業 化,損害傳統粉紅酒的形象,因此向歐盟委員會施加壓力,迫令禁止。
文章編號: 20090624391000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