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7日 星期三

歐車廠 - 產能過剩拒裁員 歐車廠競爭力降

信報財經新聞
P16 放眼國際 2009-05-27


產能過剩拒裁員 歐車廠競爭力降


 

  歐洲汽車製造業受銷量劇減、股價急挫、技術落後等問題困擾,部分瀕臨倒閉
車廠需要重組以掙扎求存。但獲政府大力支持的重組過程中,最受關注事項並非車
廠的創富能力,而是如何避免大幅裁員及保住工人不會失業。分析認為歐洲車廠若
未能解決產能過剩及效率低下的根本問題,長遠來說將喪失國際市場競爭力,最終
無法擺脫倒閉厄運。

  工人過多、產能過剩,是歐洲許多汽車製造商面對的最重大問題之一。最新一
輪金融危機爆發後,汽車銷售急速下降,令上述兩方面的問題更加嚴重。分析指
出,歐盟僅有少量汽車供出口,但區內二十七國的汽車生產佔全球產量的30%,而
人口則僅佔全球總數的10%,因此長期存在供過於求的情況。另一方面,近年當中
歐及東歐的新廠房產量急速增加之際,在德國、法國及比利時的舊有廠房雖然生產
成本較昂貴,卻沒有幾間被關閉,因此令歐洲汽車產能過剩的情況更加明顯,專家
估計,當地車廠目前有至少25%的過剩產能。


工人數量只增不減

  在此情況下,歐洲車廠理應重組業務,裁減過多的生產工人,令企業能恢復盈
利能力。但當面對相同問題的美國車廠採取措施關閉工廠,解僱員工,令汽車工人
數目從2003年的一百一十萬人,降至2008年的七十八萬一千之際,歐洲汽車工人數
目在過去五年卻能穩定地維持在二百三萬人的水平。分析表示,歐洲車廠在經濟發
展蓬勃時不能解僱工人,因為沒有這個需要,但當經濟陷入危機時,卻又受到歐盟
慷慨的解僱要求制約,沒有財力解僱工人,因此令工人數量只會增加,不能減少。

  隨着美國通用汽車極有可能於6月1日宣布破產,多個買家正嘗試併購通用旗下
的歐寶(Opel)及通用歐洲汽車業務,保留就業職位成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目
前嘗試併購該車廠的公司有三間,其一是意大利快意(Fiat)車廠,計劃向奧普提
供7億歐羅資金,並在通用歐洲公司範圍內裁員一萬八千人;其二是加拿大零件供
應商Magna International與其他歐洲公司合組的財團,計劃提供5億歐羅的資金,
並裁員一萬人;其三是布魯塞爾投資公司RHJ International,計劃提供最多5億歐
羅資金,裁員一萬人。

  奧普在全歐境內共有五萬五千名員工,但無論哪一個潛在買家要功成併購奧
普,都須獲得德國政府的財政資助,因為歐寶的重組計劃大約需要33億歐羅,而德
國擁有的工人數目最多,達二萬五千名,其餘的則分佈在比利時、波蘭、英國和西
班牙。新買家是否裁員、以及裁員的數量,一直是德國政府考慮的重要事項,尤其
德國9月份的大選舉行在即,總理默克爾正尋求連任,歐寶的歸屬成為各黨派利用
工會、失業率等大做文章的借口,因此對新買家的裁員計劃更加關注。

  本來,三個潛在買家中,快意的條件極佳,因為該公司剛在上月說服華府,成
功購得佳士拿車廠的20%股權,但在收購歐寶方面卻沒有這麼順利,原因是快意收
購歐寶後的裁員人數遠高於其他兩個對手。為此,快意上周五採取罕見行動,公開
質疑德國傳媒指快意將裁員一萬八千人的報道,並堅稱在全歐的裁員人數將低於一
萬人,其中只有少部分是在德國,藉以安撫德國的政客及工會領袖。


北美醒覺大幅裁員

  分析指出,無論歐寶及通用汽車歐洲業務的最終結局如何,歐洲若要在國際汽
車市場上保持競爭力,最根本要解決的事項是產能過剩問題,否則歐洲車廠將不能
產生足夠的盈利,為未來的發展進行投資。例如在北美,工會就明白到若不解決這
個問題,就不能保住職位。因此通用計劃在北美關閉十三間廠房,解僱二萬一千工
人,並計劃在工時從今年的六萬一千減至2014年的三萬八千。反映北美在裁員問題
上的決心。

文章編號: 20090527391007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16 放眼國際 2009-05-27


六百萬人將告失業


   金融危機爆發,確實令汽車製造業工人的就業前景極其灰暗。國際鋼鐵工人
工會(International Metalworkers' Federation)總秘書馬倫塔基【圖】估計,
全球金融危機可能導致六百萬汽車工人失業。此外,歐洲個別國家大力干預車廠在
本國的裁員計劃,有可能令鄰國受累,裁員的數目不按比例地增加。

  馬倫塔基前晚於瑞典哥德堡出席一個論壇時表示,金融危機將對汽車業構成重
擊,多達20%至25%的行業工人可能失去職位,換言之六百萬名工人將告失業。受到
經濟衰退影響,歐洲汽車銷售今年遽減16%,美國的情況亦差不多。為了度過這場
自19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產業危機,車廠被迫裁減製造產能和員工,並嘗試與同業
合併。較早前,汽車公司已開始裁減臨時員工,但馬倫塔基相信,部分固定職位也
會流失,而最惡劣的情況在今年底才是最高峰。

  馬倫塔基估計,整個汽車業必須重組,部分會更強大,但部分公司須與其他公
司合作,最後車界生態經巨變後,最終只會剩下三至四家大型車廠能夠生存下來,
其他的小型車廠可能會消失。

  目前,全球估計有二千五百萬名汽車業員工,而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國際鋼
鐵工人工會,則代表全球一百個國家、逾二百個工會旗下二千五百萬名製造工人的
利益。來自世界各地約八百名工會代表,目前正在瑞典哥德堡出席四年一度的集會。

  另一方面,歐盟的規則雖是旨在令歐洲變成單一市場,成員國之間應一視同
仁,但分析指出,任何一國政府對本國失業率的高度重視,以及對車廠提供的貸款
援助,將會令車廠在獲得政府津貼的成員國內減少裁員,並把裁員壓力轉移到鄰國
身上,令後者所遭受的失業數字,按比例遠高於有政府津貼的國家。

文章編號: 20090527391007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16 放眼國際 2009-05-27


工會獲股權成贏家


   車廠倒閉,工人通常最受打擊。但美國佳士拿汽車破產重組,負責保護工人
權益的工會卻成為最大贏家,因為可獲分股份,並成為新公司的大股東。另一方
面,通用汽車雖然難逃倒閉厄運,但分析認為後果並不會如預期般慘烈。

  佳士拿原與美國聯合汽車工會(UAW)簽訂有協議,由車廠向該工會所成立的
托管基金會注資,該基金會名為VEBA,負責管理佳士拿退休工人醫療保險金。根據
與UAW的協議,佳士拿將在一定時間內完成對VEBA的注資,從而徹底擺脫退休員工
福利這個沉重的負擔,但車廠的惡劣經營令其一直難以完成注資。

  其後車廠破產重組,勞資雙方於是協議,讓VEBA獲得新車廠55%的股權,作為
退休員工的利益保證,以符合美國政府對重組的要求,並獲得新公司承諾,在未來
十三年內向VEBA注入46億美元資金,以徹底解決汽車工人的養老問題。

  另一方面,由於佳士拿申請破產保護後的頭兩星期,銷售量仍能超越預期,反
映潛在購車者對破產的恐懼比想像為低,因此通用汽車縱使宣佈破產,估計亦不會
造成太嚴重的後果,銷量出現一落千丈的可能性不高。

  通用在較早前收取美國政府154億美元紓困貸款,上周五又獲得40億美元貸
款,但若在下月1日前無法完成重組進度,並獲得美國政府的接受,就要被迫宣布
破產。美國政府要求通用的重組行動,包括降低勞工成本、減低債務、縮減經銷商
與品牌,以及關閉多餘工廠。

文章編號: 20090527391007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