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2日 星期五

終身制「有辣有唔辣」日本復蘇無期

信報財經新聞
P16 放眼國際 2009-05-22


終身制「有辣有唔辣」日本復蘇無期


  日本經濟今年首季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15.2%,創下自二次大戰以來最大的降
幅,也是七大工業國(G7)中表現最差的一員。不過,該國的失業率卻遠比 G7其
他成員低,原因是廣被認為已在日本消失的「終身僱用」制,其實仍普遍存在,日
本政府亦為此提供大量津貼。分析認為,此舉雖能有效降低日本的失業率,但卻同
時令該國喪失競爭力,無助經濟復蘇。

  日本內閣府前天公布,該國今年首季國內生產總值(GDP)較去年同期下滑
15.2%,創下自二次大戰以來最大的降幅,並且首次出現連續四個季度的下降。與
G7其他成員相比,日本的GDP數據是最糟糕的:同期美國的GDP下滑6.1%、意大利下
滑9.4%,大量依賴出口的德國經濟下滑14.4%,是自 1970年以來的最大降幅,但仍
較日本好。不過,日本的失業率,卻遠低於其他G7成員。今年4月,日本失業率僅
4.8%,而美國及歐洲則高達8.9%。之所以出現這個異常情況,是因為日本的「終身
僱用」傳統並未消失,而且獲得政府的大力資助,因此令失業率一直受到遏抑。


極力保護正式員工

  分析表示,近年雖有報道說日本的終身僱用制度已經瓦解,但實際情況並非如
此,日本的公司仍然極力保護正式員工。當經濟出現問題時,遇困公司通常的做法
是先解僱臨時工人,接着減少超時加班工作,然後減少獎金,甚至壓迫供應商降低
收費,當一切方法用盡之後,才考慮解僱正式員工。

  日本一個研究機構上月22日發表的2009年新員工意識調查報告亦顯示,希望終
身僱用的人數首次超過半數,達到55%之眾,比去年增加了8.1%,創下歷史新高,
而認為「若有機會,跳糟也不錯」的人,則僅佔27.9%,較前下降了七點三個百分
點。此外,有40.6%的受訪者表示,「即使是違背良心的行為,也會按指示去工
作」,較前增長了三點一個百分點,反映在就業不穩下,員工以對企業的忠誠為優
先的傾向更趨強烈。


政府津貼避免裁員

  另一方面,日本政府亦積極促使公司避免裁員。例如當地法例規定,僱主削減
職員的工時,就必須給僱員提供正常時薪60%的補償,而日本政府今年則撥出 600
億日圓(約49億港元)供削減僱員工時的公司申請,津貼上述補償金中的50%。政
府公布數據顯示,今年3月日本有約四萬八千間公司為二百三十八萬名員工申請削
減工時的薪金津貼。因此,有分析認為,若政府不提供津貼,日本的失業率將會上
升2%。


維持就業代價沉重

  不過,日本公司堅持維護正式僱員的職位,卻是要付出代價的。分析指出,日
本公司削減員工薪酬後,雖可避免裁員,但卻令他們的消費力亦被削弱。此外,公
司申請政府津貼後,由於根本沒有足夠的工作讓僱員去做,於是便指示他們從事一
些與本業無關的事情,例如鋼鐵公司要員工種菜,或生產紀念品,但此舉無助公司
的發展。分析指出,日本公司這種保留過多員工的做法,將令公司喪失競爭力,長
遠來說不利其生存。

  終身僱用制還有另一個嚴重缺點,就是影響長期就業。由於公司不願或難以解
僱正式員工,因此愈來愈多公司在需要增加人手時,只招募臨時僱員,以便一旦業
務出現問題時,方便公司將他們解僱。據統計,目前日本的勞動人口中,有三分之
一屬於臨時工。

  分析指出,雖然終身僱用制的觀念在日本根深柢固,但由於今次危機令日本經
濟陷入嚴重衰退,因此日本公司最終可能要設法辭退正式員工。一些工會領袖亦表
示,目前正有愈來愈多公司以「羞辱性」的低薪、減工時、或降職來強迫員工自行
辭職。分析表示,日本公司正是要以這種冷漠的方法處理過份膨脹的僱員,否則日
本企業無法提升競爭力,無助經濟復蘇。

文章編號: 20090522391013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16 放眼國際 2009-05-22


「草食男」缺乏鬥志


  日本特殊的經濟環境,造成獨特的就業格局。而泡沫經濟的爆破,亦產生了奇
異的社會族群,近期在日本出現的「草食男」,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草食男」這個術語,是指像食草動物一樣性格溫順的男仕,他們年齡在二、
三十歲之間,非常注意個人形象,作風和女性有點類似。造成這個愈來愈女性化、
性別界限模糊族群出現的一大原因,是日本泡沫經濟的爆破,令他們對未來缺乏信
心,因此也喪失了鬥志。

  分析表示,上一代日本男性成長於1980年代日本資產泡沫最熾熱時期,當時整
個社會看起來非常富裕,似乎到處都是財富,工作非常容易找到,人們因此對未來
極其樂觀。但1980年代後出生的「草食男」,懂事後恰逢資產泡沫爆破,眼前所見
全是經濟衰退的負面消息,進入職場之後收入也不高,因此對工作沒有多少積極
性,並退縮成不思進取、精打細算、着重修飾自我容顏的女性化男人。

  今年3月,日本一家人壽保險公司進行的調查顯示,五百名二十歲至三十歲的
受訪單身男性中,有近三百八十人就坦承自已更像是「草食男」。而日本三菱銀行
在今年4月對一千二百五十多名應屆大學畢業生進行的調查則顯示,51%的受訪者稱
他們寧可固定時間上下班,也不想為升職或多賺錢而加班。

  此外,日本網絡精英、著名網絡公司活力門的創始人崛江貴文2006年因從事不
正當商業活動而被捕及遭起訴,也是導致當地男性新一代對未來失去信心的原因。
案前崛江貴文是日本年輕人的偶像,他的被捕提醒人們若過於野心勃勃,那麼最後
也會落入崛江貴文式的下場。

文章編號: 20090522391013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16 放眼國際 2009-05-22


「神器」累事企業僵化


  終身僱用制曾是戰後日本企業迅速冒升的重要因素,也被稱為日本企業的「神
器」之一,但19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爆破,經濟分析認為在很大程度上是與終身僱
用制有關。

  二次大戰結束後,日本百業待興,但熟練盡職的勞動力匱乏,在這個情況下,
無數日本工薪族日復一日地在公司辛勤工作、不問報酬加班加時,為早年日本經濟
騰飛提供了穩定、熟練的勞動力。作為回報,日本企業為員工提供培訓、支付高額
退休金並簽訂接近「終身」的僱傭合同。

  日本企業除了實行終身僱用制外,還採取了論資歷定工資的做法,以維持員工
的就業穩定,鼓勵員工勤懇工作,對公司「從一而忠」。分析認為,這種制度有其
人性化的一面,因為年齡愈大的員工,用於子女教育的支出亦較年輕人多,因此需
要更多的收入。

  不過,這種體制的缺陷是不利於激發員工積極性,同時造成整個就業市場的僵
化。因為在一家公司工作時間的長短,直接影響到員工工資的多少,而「跳糟」長
期以來則是日本職場的禁忌。企業傾向僱用大學畢業生,不喜歡有經驗的跳糟職工。

  人事制度僵化,導致企業效益下降。因此,有不少專家認為,日本企業要重新
崛起,就要靠引進美國靈活的僱傭模式,徹底改革日本的企業制度,打破終身僱用
的「鐵飯碗」,提升人才的流動性及積極性。

文章編號: 20090522391014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