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4日 星期四

英陷財困購戰機進退兩難

信報財經新聞
P15 放眼國際 2009-05-14


英陷財困購戰機進退兩難


  英國為是否購買自己有份研製的歐洲戰機陷入進退兩難境地。該國在1997年簽
署協議,分三批購買與德國、意大利和西班牙合作生產的「颱風」式戰機,其中首
兩批戰機已陸續交付服役,但第三批卻因金融海嘯令英國財政緊絀,因此財政部決
定取消訂單。但此舉將令英國面對巨額罰款、數以萬計工人的就業受到影響、以及
科技人才流失的風險。

  「颱風」式戰機是英、德、意和西班牙四國自1980年代末開始研製的戰機,其
後四國於1997年簽署協議,約定分三批生產總計六百二十架戰機,其中德國將購買
一百八十架、英國購買二百三十二架、意大利購買一百二十一架、西班牙則購買八
十七架。首批戰機於2003年交付使用,德國空軍當時最先獲得這種戰機,英國的首
批四十九架亦已開始服役,第二批中的九十一架則於去年10月交付。


限期已過未付訂金

  根據最初約定,第三批生產的「颱風」式戰機總數應為二百三十六架,但由於
金融海嘯令各國政府面臨巨大財政壓力,英國更表示要取消採購方案,引起合作夥
伴的高度關注,經數月磋商後,四國在上月通過由德國提出的建議,暫時先生產上
述總數45%的戰機,即一百零七架,後來西班牙同意額外購買五架以填補空軍力量
缺口,令生產總數調整至一百一十二架,其中英國訂購的數量,則從原來的八十八
架降至四十架。此外,經合作夥伴同意,英國有權把其中二十四架轉手出讓給沙地
阿拉伯,令英國實際需購買的戰機數量進一步降至十六架。

  前天本是繳付第三批戰機訂金的日子,但限期過後英國仍未付款,令該國履行
購買戰機的承諾再成欵問。較早前有消息透露,英國財政部否決購買戰機計劃,原
因是國防部無法籌措所須資金。國防部每年的採購預算約為90億鎊,但要購買的軍
備繁多,包括新航空母艦、驅逐艦、運輸機及一系列的裝甲運兵車等。雖然英國購
買「颱風」式戰機的實際數量已大幅減至十六架,但每架造價高達6930萬鎊,國防
部仍須額外10億鎊的撥款才足以支付所有項目。

  根據規定,英國政府部門簽署價值4億鎊以上的任何採購協議,必須經財政部
批准,但英國為應對金融危機,將被迫大規模舉債,不願在國防軍備上投入太多資
金,因此最終仍決定方棄採購。為此,國防部與財政部官員已緊急舉行會議,以商
討是否繼續支持採購計劃。國防部發言人表示,將在數天內會作出決定。


巨額罰款自食其果

  不過,若英國決定放棄採購計劃,將令歐洲夥伴的生產成本大幅飆升,英國亦
要面對估計高達20億至40億鎊的巨額罰款。一名國防合約承辦商表示,財政面對的
真正問題,是英國在事前把違約罰金訂得太高,令自已必須付出沉重代價。原來在
「颱風」式戰機前,英國曾與歐洲夥伴合作研製及生產其他戰機,但後來合作夥伴
因故中途退出,其中尤以德國放棄採購「旋風」式戰機的例子最為突出,迫令英國
承擔餘下的份額,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因此痛定思痛下,英國堅持要在「颱風」式
戰機協議內加入巨額罰款的內容,希望阻止合作夥伴違約,不料今次卻是自已中途
退出,最終要自食其果。

  另一方面,英國除了是「颱風」式戰機的客戶,亦是生產商。分析指出,歐洲
約有十萬個職位與「颱風」式戰機的生產計劃相關,而單在英國就有四萬五千個左
右。一旦放棄採購,在英國境內的生產線可能被迫關閉,導至大量工人失業。英國
航空業界警告,取消訂單將令英國的國防航空業嚴重受損,因為其餘的戰機生產必
然轉移到其他國家,不再留在英國進行,並迫使英國的科技人才流失。因此政府的
決定實際上牽涉到英國的國防能力、維持英國技術工人和就業等問題。英國政府在
採購戰機一事上正面對進退兩難困局。

文章編號: 20090514391003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15 放眼國際 2009-05-14


僱員眾多利益巨大


  英國財政部拒絕撥款採購第三批「颱風」式戰機的決定,在英國社會引起極大
的震撼,尤其是擁有相關工人的地區更力促政府維持採購合約。

  在今次事件中,愛丁堡是反應最強烈地區之一,因為當地有一千二百五十名國
防航空業工人,專門從事戰機的雷達及安裝工程,一旦取消訂單,該批高技術工人
都將面臨失業。曾任內閣部長的愛丁堡工黨議員斯特朗表示,目前的情況非常令人
擔憂,因為政府內部出現爭議,而財政部未被說服同意採購第三批戰機。

  斯特朗表示,研究和發展工作不能時續時斷,為了這些工作及維持就業,第三
批戰機非常重要,英國必須購買,否則有關的研究及生產工作將轉移到其他三個合
作夥伴國,而愛丁堡正進行的雷達研究計劃,將會被法國搶去。為此,他呼籲政府
保證落實採購計劃,以免愛丁堡的國防航空業受到嚴重傷害。

  除愛丁堡外,漢普夏郡數以百計的工人亦憂心如焚地等待財政部的採購決定,
因為他們的就業,將取決於為「颱風」式戰機的零部件生產合約。總部設在漢普夏
郡的英國國防工業巨擘BAE,是戰機研製計劃的四個夥伴企業之一,在當地僱用了
超過二千五百名工人。此外,漢普夏郡另一航空專業公司史密斯,亦是戰機合約的
其中一個主要合約承辦商,在當地也僱用了超過一千名工人。而科伯姆的國防工業
僱主,則為每架戰機提供80萬鎊的設備。因此,「颱風」式戰機實際上涉及英國的
重大經濟利益。

文章編號: 20090514391003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
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
服務提供。


圖片 1


< 1/1 >
請點擊圖片放大或
下載

信報財經新聞
P15 放眼國際 2009-05-14


出口外銷成績欠佳


  歐洲四國合作研製的「颱風」式戰機,除了供四國空軍作為國防軍備外,也是
外銷產品,希望藉以搶佔美國的市場,但至今潛在買家雖多,真正採購的卻較少。

  1999年,希臘政府曾表示購買六十架「颱風」式戰機,以替換該國已老舊的第
二代戰機,但其後因受到預算限制,採購計劃一直未有落實。直至2006 年,希臘
政府宣布22億歐羅的軍備預算計劃,在未來十年購買新一代戰機,但預算考慮採購
的戰機,並不限於「颱風」式戰機,還包括美國的F-22戰機、法國的「陣風」式戰
機等,希臘至今仍未作出最終決定。

  另一方面,土耳其在2004年便曾傳出消息,將會購買「颱風」式戰機,以替換
該國的一百一十多架美製F-16戰機。其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在2005 年4月與土耳
其政府達成一份總值11億美元的協議,計劃自當年至2012年前,為F-16戰進行現代
化,但土耳其空對改造計劃的效果並不滿意,堅持要求採購一種更先進的輕型戰機。

  面對這個情況,洛克希德.馬丁又向土耳其作出承諾,若土政府選擇購買該公
司開發的另一款聯合攻擊戰機(JSF),洛克希德.馬丁將在JSF項目中給予土耳其
總額50億美元的合約補償。而歐洲戰機財團為了反擊,隨即表示若土耳其若購買
「颱風」式戰機,該國將可成為該款戰機的合作夥伴。

  自2003年起,「颱風」式戰機已開始陸續裝備歐洲四國的空軍。雖然這些國家
的飛行人員大讚戰機可與美國最先進的F-22戰機相比,但分析指出,「颱風」式戰
機在隱形、機動性、動力、武器等多方面其實與最新一代戰機的標準有距離,而且
其銷價每架高達6000萬至8000萬歐羅,遠超美國JSF的 2000萬到3000萬美元水平,
因此銷售成績一直欠佳。

文章編號: 20090514391003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